幼儿期是孩子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身体会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都较高,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的饮食是很关键的,那么,父母们在生活中对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日常饮食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按照什么方法来帮孩子安排呢?
1-3岁的幼儿应继续给予母乳或配方奶。多搭配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占一半)。适当多选择鱼虾类食物,尤其是海鱼类。注重花样品种的交替更换。一日5-6 餐:主餐三次,上下午以奶类、水果、稀软面食加餐。
为了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育,一岁以下的婴儿可以将杏仁、核桃、松子、榛子等用磨碎机磨成粉状,拌入沙拉、菜中或是洒在饭上,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口感,还可以充分吸收坚果的营养。1-3岁的幼儿每天可以吃20-30克左右的坚果。坚果类食物油性大,孩子消化功能弱,如果食用过多的坚果,就会“败胃”,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脂肪泻”。
在喂养幼儿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睡前忌给甜食。食物上口味要清淡不应过咸、更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不直接食用坚硬食物(硬壳果类)、腌腊食品和油炸食品。烹调方式:宜采用蒸、煮、炖、煨;不宜采用油炸、烤、烙等。每日直接饮水600-1000毫升。
喂养宝宝除了注意饮食搭配外,还要注意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家长一定要尽可能地协助宝宝做到以下几点:
(1)定时,定位,定量。首先要定时吃喝,定时睡眠。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吃固定量的东西。有了规律,宝宝就不会随时要吃零食。随时要求要冷饮,干扰正常的饮食安排。
(2)鼓励宝宝饮食自理。1岁自己用勺吃几口,1岁半能自己吃掉1/2,2岁完全自己吃饭不用大人喂。能及时吃饭自理的宝宝会非常自信,不依赖父母,逐渐养成自律、独立的性格,这是十分可贵的。
饮食原则遵守了,饮食的方法掌握了,孩子的健康自然就有保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