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挑食的原因 家长你们知道吗?

很多家长在宝宝的喂养方面都很注重营养均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免会发现宝宝有挑食、偏食的小苗头。此时,家长开始“挠墙”了,殊不知宝宝挑食跟家长的喂养有着直接关系,下面,就让小编为各位家长分析一下原因吧。

一、不吃或过食杂粮

精细食物也未必好。食物太过于精细,往往容易造成孩子便秘,所以孩子的膳食结构中应该保留杂粮。有的妈妈则相反,将杂粮作为每餐必备食物,让孩子吃了不少,其实难以消化的杂粮对于肠胃还很淡薄的宝宝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一下子喂养这么多粗粮,孩子消化不良,自然胃口难开。

宝宝健康吃杂粮,最好的方式是煮玉米、蒸红薯,或者吃全麦面包、玉米馒头、高粱馒头等。如果要煲粥,也不要煲一大锅杂粮粥,而是在白粥中加入少许燕麦,这样宝宝更容易接受。

二、调味料下重了

过早地在饭菜中加糖、盐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口味,孩子以后容易形成重口味,甚至可能出现大人觉得味道刚好的饭菜,孩子会因为太淡而不喜欢吃。

妈妈们在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控制调味品的用量,1岁前不加盐,少加甚至不加糖, 2岁前不加味精。在烹饪中要少放调味料,孩子味觉十分敏感,让他们尝试多点食物原始的味道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孩子天生嗜甜,对甜类调味品特别热衷,建议妈妈们除了平常饭菜要少放糖之外,把糖放在他的视线范围外,慢慢的孩子对糖的关注度也就不那么高了。

除了糖、盐之外,还有一种调味料妈妈也要特别留心:橄榄油。橄榄油现在被推到一个极高的地位,受此影响,妈妈们也更愿意用橄榄油烹调食物,特别是炒菜。但这并不是橄榄油的健康吃法。

一般来说,橄榄油就是用来做色拉、拌面条的,炒菜不能用,因为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最好不要加入到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就算是大人也要少吃。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还是吃国产的植物油更好,各类油换着吃,也更合理。

三、菜式单一重复

或许是因为工作繁忙,下厨时间非常有限,或许是因为烹饪技术有限,有的妈妈端到宝宝的菜式好像永远都是那么一两种。将心比心,不要说是孩子,就是大人餐餐吃差不多的菜式也真够烦的,想让孩子多吃饭,妈妈们真要花点心思才行了。

首先可以让菜式鲜艳化。不是依靠色素,而是借用食材的天然颜色,让菜式呈现漂亮的效果:红彤彤的番茄,鲜艳多彩的甜椒,绿油油的蔬菜,紫色的甘蓝……这些食材经过巧妙的搭配,能够像彩虹般美丽,相信没有孩子能拒绝美丽的菜式。

其次就是菜式多样化,一个鸡蛋的做法真的可以很多,犯不着让孩子天天都吃白煮蛋。妈妈们可以上网或者查阅烹饪书籍,看看一些简易菜式的做法,让孩子眼前一亮,会让他们多吃两口饭。

如果妈妈们有时间,还可以去买一些形状模具,可以将食材做成各种形状,爱心、星星、小熊等等,这样做出来的菜完全符合宝贝们的年龄特点呢。

四、父母没做好榜样

当爸妈在说孩子饭前吃零食影响正餐时,要检讨自己是否在不恰当的时间“诱惑了”孩子,当妈妈苦于追着孩子吃饭时,是否想过正是自己的纵容导致的。当孩子在饭桌前盯着电视,完全忘了手中的饭菜时,爸爸妈妈们是否可以关掉电视,陪孩子认认真真的吃饭。

都说,从小看大,其实宝宝小的时候,很多细节都是可以慢慢引导、慢慢教育的,只要家长们足够耐心和细心,采用适当的方式合理引导宝宝、教育宝宝,相信每个家长都可以拥有一个不挑食、爱吃饭的乖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