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到来,也到了美味的蚕豆成熟的时节。父母们会在饮食中给孩子加入这种营养还美味的食材,不过,家长们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蚕豆,因为它可不是适合任何人群食用的食材,一起来看看它会给我们的小宝宝带来什么吧。
“酱油尿”是怎么回事
小康今年4岁了,妈妈从不让他吃蚕豆。这天,表姐买了一包蚕豆当零食吃。小康看得直流口水,嚷嚷着要和表姐“有福同享”。看着可爱的小表弟,表姐不忍拒绝,趁小康的妈妈不注意,表姐偷偷和小康分享起蚕豆来。没想到,小康吃下蚕豆不一会儿就开始肚子疼,后来居然尿出“酱油”来。小康的妈妈吓坏了,赶紧带他去医院就诊。闯了祸的表姐也陪着一同来到医院。
表姐困惑:我和小康都吃了蚕豆,怎么我安然无恙,小康就得了急病呢?如果是食物中毒,应该2个人都生病啊。
医生解答:健康人吃蚕豆是不会生病的,小康生病也不是因为食物中毒。他很有可能得了蚕豆病。小康的尿液呈酱油色,医学上俗称为“酱油尿”,说明发生了血管内溶血。
表姐困惑:什么是“酱油尿”?难道是把饭菜中的酱油尿出来了?正常人的尿液为淡黄色。
医生解答:“酱油尿”的医学名称为血红蛋白尿。尿常规化验中,有一项指标称为尿隐血。在正常情况下,尿隐血是阴性的。当红细胞在血管内被破坏时,红细胞内含有的血红蛋白便被释放出来,进入血浆中。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结合起来,当红细胞被大量破坏时,释放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则使游离血红蛋白大量存在于血浆中。此时如果游离血红蛋白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由于其分子量较小,可以轻易地从肾脏滤过,出现在尿中,被称为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的颜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尿常规化验的隐血指标呈阳性。
简单地说,小康是因为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氧酶,吃下蚕豆后导致红细胞被破坏,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故尿液呈酱油色,并不是把饭菜中的酱油尿出来了。
除了蚕豆病外,输血时,血型不合及溶血性疾病也可导致酱油尿的发生。输血时,ABO血型不合,红细胞在血管内被破坏,医学上称为血管内溶血。发生血管内溶血者,轻则出现发热反应,重则迅速死亡。患者多在输血最初的10~30分钟时出现寒战、发热、心悸、腰背痛、“酱油尿”、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如不迅速告知医生予以处理,或许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看来,对于小宝宝来说,在食用蚕豆上父母们还是要注意上面的问题,不要一个不留神无意间伤害到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