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鱼不用愁 安全美味两不误

在中国的饮食中一直有食不可无鱼的说法!鱼类的营养和美味不用多讲,特别是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的,但是,在宝宝吃鱼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安全问题,鱼刺一个不小心就会伤到宝宝,那么,哪些鱼类让宝宝食用既安全还美味更是营养丰富呢?

与其他食物比较,鱼类营养至少有3大优势:一是蛋白质含量高,达到15%-20%,且是容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二是所含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英文缩写为DHA,益智作用突出,享有“脑黄金”的美誉)与二十碳五烯酸(英文缩写为FPA,防癌功效显著)丰富,为其他食物所不及;三是钙、铁、锌、维生素A、D等也不少。这些堪称精华的养分,对发育中的宝宝十分重要。

需要提醒家长:宝宝的牙齿、胃肠等功能远未完善,不可将你的吃鱼经一成不变地移植,需要针对其生理特点开设“小灶”。

适合宝宝吃的鱼

鱼类是个大家族,全世界约有2万多种,不论在海洋、江河、湖溪都有其“倩影”,可谓有水就有鱼。哪些品种比较适合宝宝呢?

从营养看,富含DHA的品种最值得推荐。DHA可使大脑细胞的分子构造变得柔软有弹性,促进脑部神经传导更为灵活,进而提升宝宝智商。据说,日本孩子平均智商较高即得益于常吃鱼。虽说鱼类都含有DHA,但也有高低之分。鲔鱼、鲣鱼、鲑鱼、鲭鱼、沙丁鱼、竹荚鱼、旗鱼、金枪鱼、黄花鱼、秋刀鱼、鳝鱼、带鱼、花鲫鱼等最为丰富,每100克肉DHA含量可达1000毫克以上,享有“DHA鱼”之称。就一种鱼而言,DHA含量又首推鱼的眼窝脂肪,其次是鱼油中的蕴藏量较多。

从进食安全看,应首推银鱼、鳕鱼、黄花鱼、比目鱼等海鱼。这些鱼的特色在于鱼刺较大,几乎没有碎刺,容易剔除,对宝宝的安全系数高。如果选择鲈鱼、鲫鱼、鲤鱼或鳊鱼,最好给宝宝吃鱼肚子上的肉。

从时令看,秋冬季节鲫鱼为上品。鲫鱼的品质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春季雌鱼腹中多籽,肉质较差,雄鱼又较瘦;到了夏季,水温明显升高,鱼的食欲下降,因而鱼肉不够丰富,鲜度也较差。到了秋冬季节,鲫鱼进入一年中“黄金时段”,最为肥美。到了春季,金枪鱼堪称一宝。因为金枪鱼属于大洋性洄游鱼类,喜欢在各大洋之间“穿梭旅行”,洄游距离可达几千公里远,游速最高可达每小时160公里,而且只在200-500米深海中活动,不受或很少受环境污染,乃是国际公认的绿色水产品。夏季,黄花鱼、三文鱼、多宝鱼堪称美味,因为这几种鱼临近产卵期,体内积蓄了大量脂肪和其他营养成分,鲜味物质谷氨酸含量也大增,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

这些优势都是相对而言,只要宝宝不过敏,其他鱼也可以吃。吃的品种越丰富,宝宝的营养摄取越全面,对口味也是一种锻炼与扩展。但要记住,以下几种鱼潜藏隐患,必须慎重对待:

1、烧焦了的鱼不能吃。

鱼肉蛋白质丰富,如果烧焦了,高分子蛋白质就裂变成低分子氨基酸,并可形成强致癌物,如苯并芘。

2、不吃生鱼或半生不熟的鱼。

鲜鱼尤其是淡水鱼常携带寄生虫,做鱼时一定要煮熟烧透,若吃未煮熟的或生鱼片,有感染寄生虫之虞,如肝吸虫病。

3、咸鱼也不能吃。

咸鱼与鼻咽癌发病有牵连,宝宝常吃咸鱼比成年人具有更强的致癌性。

4、鱼松尽量少吃。

鱼松中氟化物含量较高,若每天给宝宝吃10-12克鱼松,宝宝将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加上每天从水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很容易超过安全值,导致氟化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如氟斑牙、氟骨症等。因此,宝宝吃鱼松不能过频,且需限量。

把好3道关

第1关,严格挑选。

鱼有冻鱼、罐头鱼、熏鱼等多种,以鲜鱼为优。鲜鱼不仅味道鲜美,防癌保健之功更显著,而且也更安全。尤其是夏秋季节,天气炎热,鱼肉存放不当很容易腐败变质,细菌大量繁殖,致使一种称为组胺酸的氨基酸增多,组胺酸与其他氨基酸不同,在细菌作用下可转化成有毒物质组胺,这也是人吃了臭鱼烂虾后发生中毒的原因之一。

鲜鱼的特征是:鱼嘴紧闭,口内清洁;鱼鳃呈淡红色或鲜红色,鳃盖紧闭;鱼鳞纹理清晰有光泽,无脱落;眼珠饱满稍突出,角膜透明且有光泽;鱼体表面有清洁透明的粘液层;鱼体肉质发硬,质实而富有弹性,无腥臭味。

第2关,防重金属污染。

鱼类生活在水域中,易与铅、镉、汞等重金属接触而受污染。有资料为证:研究人员检测了151份海鱼样本,发现平均每公斤鱼肉中汞含量达到0.06毫克,超标率0.66%;镉含量达到0.087毫克,超标率4.64%;铅含量达到1.78毫克,超标率3.97%。

防范对策:

不给宝宝吃鱼头、鱼皮和内脏。

重金属一般蓄积在鱼类的肝、肾、肺等内脏组织,肌肉中含量较低。以镉为例,在鱼类中的富集能力依次为内脏→骨骼→鳃→肌肉。

适量进食。

每天鱼类进食量控制在15克以下,或间隔几天吃一次。尽量选择体积较小的鱼类。体积较大的食肉性鱼类处在食物链较高阶段,体内储存重金属较多。特别是鱼翅、旗鱼、鲭鱼、鲶鱼和胖头鱼等,含有较高的汞,宜少吃,一个月最多2次。搭配蔬菜、水果,如西兰花、番茄、香菇、苹果等,促进重金属的排出。

选择相对安全的品种,如生蚝、虾、比目鱼和扇贝等,所含的汞最低。

第3关,科学烹调。

给宝宝做鱼,安全为前提,务必先将鱼刺剔除干净。根据宝宝的咀嚼、消化能力以及口味,做成适宜的款式,如鱼泥、鱼羹、鱼粥等。同时,DHA属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氧化,鱼肉买回后应及早烹煮,尽量避免油炸,以保留更多的DHA。另外,可为鱼肉找个好搭档——豆腐,因为鱼肉中维生素D丰富,而豆腐又是钙的“富矿”,两者“珠联璧合”,可大大提升钙的吸收与利用率,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