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就是好事,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家长不分时候的给孩子吃东西,比如睡前孩子想吃东西,家长也会一一满足,其实,这样的做法很不科学,因为睡前吃太多的东西,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睡前吃得饱饱的,可以长得更高”,这是很多妈妈的想法,但儿科医生指出,睡前多吃东西反而会影响到孩子夜间的身体发育。
儿科医生介绍,对身高有重要影响的生长激素在儿童期分泌最多,它可以促进机体生长,尤其能加速软骨的生长,使人长高。而生长激素的分泌是脉冲式的,在晚上进入深睡眠后,其分泌将达到高峰,相当于白天分泌量的3倍。如果孩子睡前吃东西,食物的消化会刺激消化液的增加,延长胃肠蠕动的时间,会不利于孩子尽快进入深度睡眠,进而影响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
此外,人体夜间新陈代谢能力最低,尤其是儿童,消化及代谢系统都比较弱,睡前饮食同样会加重体内代谢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时间长了,还会导致肥胖等问题。此外,睡眠后唾液分泌减少,进食后难以保证口腔清洁,还易诱发咽部感染及龋齿。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要睡得好、睡得足,儿科医生建议,孩子到了两岁左右,一日三餐基本上就能提供其需要的营养了。两岁以后的孩子最好不要在睡觉前吃东西,并尽量保证晚上10点前入睡。
科学育儿才能养育出聪明健康的孩子,做为现代生活中的父母,一些育儿的科学常识怎么可以不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