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饮食与身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很多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非常注意日常的饮食,但是近年来幼儿疾病是越来越多,这可能与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小编就为爸妈们介绍日常饮食常见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吃低脂食品可防成年后患心脏病
据调查显示,如果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吃低脂肪食品,成年后得心脏病的危险会减少,由于近年来患心肌等疾病患者增多,引起不少家长的关注,导致低脂食品的畅销。然而,长期让少儿吃低脂肪食品,会使他们患“营养不良综合症”,严重妨碍少儿的生长、发育。调查表明:吃低脂肪食物的儿童占我国儿童总数的1/10,他们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1、烟酸、核黄素等营养物质。在上海某中学,12%的学生患有营养不良综合症,其中大部分人是因为长期食用低脂肪食品的缘故。某市儿童医院统计表明,全市1万多名营养缺乏的儿童中,30%是长期吃低脂肪食品所致。
误区二:用代乳品比母乳好
不少年轻的父母用牛乳、奶粉代替母乳,用鸡蛋代替午餐,用果汁代替水果等。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做法。中国营养学会的有关资料表明,用副食代替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6个月后,腹泻发病的死亡率比用母乳喂养的婴儿高15—25倍。而且,每年世界上有100多万婴儿因长期用副食喂养致使营养缺乏而夭折。
误区三:零食有益健康
现今零食名目繁多,色彩绚丽,外包装考究,惹得孩子们心头痒痒,欲罢不能。其实,零食过量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的摄入量而带来恶果。
误区四:吃水果多多益善
许多年轻的父母让孩子大量食用水果。但有的水果吃多会得“水果病”。据报道,江苏淮安有数名儿童吃了水果后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皮肤瘙痒、行路不稳、四肢抽搐等。“水果病”主要是因为水果中果酸、植烷酸、蛋白酶在孩子体内过剩引起的。一旦停止食用水果,病情即会好转。
经过上述介绍,希望大家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健康,给家长朋友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