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宝宝洗澡 三种情况下不能洗澡

经常给孩子洗澡,可以让他感觉更加的舒服,但是在寒冷的冬季,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洗澡也有很多的担心,害怕孩子会着凉。其实只要做好防护,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洗浴。那么我们在冬季该如何给孩子洗澡呢?哪些情况又不能洗澡呢?

给小宝宝准备洗澡前,妈妈可以打开暖气,让室内的温度升高一点,大概在26~28℃为宜,或者也可以选择在中午室内温度相对比较高的时候来。水要准备多一些,水温控制在38~40℃左右,洗的时候注意时间不要太长,动作要快,洗完后迅速擦干其皮肤表面的水分,特别是皮肤褶处的水分,婴儿皮肤娇嫩,尤其皱褶部位容易出现糜烂甚至炎症,所以不能马虎,洗完后,立即穿上衣服,以免宝宝受凉。

又由于宝宝的皮肤尚未发育完善,皮脂腺分泌得较少,所以天气较冷的时候皮肤容易干燥甚至皲裂,因此,滋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给宝宝洗完澡后,可以给宝宝搽一些婴儿专用的润肤油或护肤霜,以有效地保护宝宝稚嫩的肌肤。涂抹的时候,妈妈可以先把润肤油倒在自己的手心,然后在手心里抹开,再均匀地擦在宝宝的身上、皱折处及小屁股上,如果直接倒在宝宝的皮肤上是很难擦拭均匀的,而且冰冷的乳液直接倒在宝宝皮肤上,也会使他很不舒服。

哪些情况下宝宝不能洗澡?

1、平时很享受洗澡的宝宝突然哭闹不肯下水

如果平时很享受洗澡的小宝宝,突然有一天准备给他洗澡时,他哭闹不止,不肯下水,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宝宝生病的先兆或者是已经生病了,如果强硬给他洗澡的话,很可能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为温水擦浴。

2、宝宝刚喂完奶后

婴儿的胃呈水平横位,容量较小,贲口松弛,而幽门较紧,胃蠕动功能较强,加之其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如果刚喂完奶就马上给他洗澡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宝宝溢奶,而且热水刺激后,会使得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影响宝宝的胃肠消化。正确的做法是喂奶后要将婴儿上身直立起来,脸靠在母亲肩膀上,轻轻抚拍宝宝后背,直至孩子打出奶嗝,将胃内空气排出,喂奶1~2小时之后再给宝宝洗澡为宜。

3、打完预防针后

小宝宝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注射一些疫苗,接种疫苗后针头都会在宝宝稚嫩的皮肤上留下一点微小的创伤口,如果沾到不干净的水可能会造成接种部位产生红肿的情况,即针眼处发炎,所以,接种疫苗后,一定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尤其是注射部位皮肤的清洁,这样就可以减少预防接种后细菌感染的机会,通常建议,预防接种后24小时内不宜洗澡,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避免大量出汗刺激局部皮肤。

冬季时节肌肤容易干燥,为了保护宝宝娇嫩的肌肤,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每天给孩子洗一个澡,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的三种情况,那么就不能洗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