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暑热症有妙招

小儿暑热症在夏季是一种高发疾病,而治疗小儿暑热症的方法多种多样,就中医而言,治疗小儿暑热症有着自己的独特方法,如:分型治疗、手穴治疗等。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方法吧。

小儿暑热症的辩证分型

1.暑伤肺胃症状:发热持续不退,口渴引饮,皮肤灼热,无汗或少汗,小便频数,色泽淡黄,烦躁不宁,口唇干燥,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

证候分析:冒受暑气,蕴于肺胃,灼伤阴津,津亏内热炽盛,则长期壮热不退,口渴引饮,烦躁不宁,舌质红。热伤肺津,化源不足冰液不能敷布,则肌肤灼热无汗或汗少。气不化水,多饮而水液下趋,故尿多而色淡。舌苔薄黄,脉数,均为暑伤肺胃,内热炽盛之象。

2.下虚上盛症状:神萎,虚烦不宁,发热日久不退,面色苍白,下肢欠温,口渴多饮,尿多清长,频数无度,大便稀搪,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脉细数无力。

征候分析:发热日久,证属虚实并见,脾肾两虚,肾阳命火已亏,故面色苍白,神萎纳呆,便溏肢冷,小便清长。暑气耗阴,水不济火,心火易旺测虚烦不宁。舌淡苔薄,脉细数无力,均为下虚上盛,虚实并见之象。

手穴治疗小儿暑热症

(一)针刺疗法

方法1:

选穴:中冲穴。

操作:中指指端常规皮肤消毒后,用30号1寸针,快速刺入皮下约1~1.5分。然后轻捣1~2分钟,用泻法,旋即出针,不按压针孔。

按语:中冲是心包经井穴,对暑热致小儿心烦、口渴、躁挠不宁,针此穴有泄热醒神之功。暑热症多为实证,热证。故针刺时用泻法,不按压针孔。

方法2:

选穴:少商、鱼际。

操作:常规皮肤消毒后,用30号1寸针,快速刺入0.5寸左右,轻捣1分钟左右,用泻法。每日1次,3次为1疗程。下午发热时针效果较好。

(二)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十宣。

操作:常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速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于棉球擦拭干净。

(三)割治放血疗法

选穴:鱼际

操作:用温水或热毛巾擦拭小儿鱼际部脉络,反复几次后,静脉显露出来。常规皮肤消毒,用手术刀尖端,点割脉络,使之出血数滴,然后用干棉球压迫,用胶布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