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三天两头的生病,为什么孩子的抵抗力这么弱呢?专家介绍,除了小儿的先天因素以外,很多外界的因素也影响着小儿的身体素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小儿的虚弱。
首先吃的不健康
现在的小孩体质大部分都虚弱,你看大街上的特别是城市里的小孩,不是长得细高,就是圆墩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你看现在的垃圾食品遍地都是,为什么说是垃圾食品呢,因为这些食物大部分都不是种子了,放了好多年的种子,它已经失去了那个生命活力,这样的东西你吃了会有什么营养呢?比如这个时候我们吃那个刚刚打下来的稻米,那是个什么味道,就一个字“香”。所以说这样的一个时代特征造成小孩子普遍的虚弱,像我们小时候,还是顺应自然的生活,春生的时候生,夏长的时候长,秋收的时候收,冬藏的时候藏;最重要的是我们吃的都是第二年的种子,那些带着生命力的种子。现在呢吃的都是糟糠所以能不体质虚弱吗。所以说人应该尽量的顺应自然,当人能够控制大自然的时候,大自然会给人很强的反作用力,给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人能吃好非常重要,知道什么时候吃藕,什么时候吃土豆,什么时候吃冰激凌都是有说法的,如果你能把握这个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这是说从饮食上说。
穿衣不合理
从穿着上讲,现在什么暖和穿什么,什么好穿什么。古时候不是这样,新出生的小孩子要用故棉絮;或者是父母的旧衣服改装之后给小孩子穿,按照以前的说法就是祛邪避讳,又叫借助父母的生气。在今天看来我是这样理解这件事情的,小孩子处于非常旺盛的生长阶段,时刻在产生热量,这个热量必须很快的释放出去,不然的话就会造成郁热的状态,这时候毛孔开张,最容易中风寒之邪,也就是常说的感冒。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小孩子就变成肌肤薄脆,脏腑更加娇嫩,所以古人有一句谚语是极好的,——“若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可是现在知道的多,行道的少啊!
冬天洗澡也是个问题
冬天应该减少洗澡次数,尤其是晚上洗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有晚上洗澡的习惯了。内经上有一句话“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 ,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阳气晚上收到筋骨中,这时候你洗澡扰动它,结果是什么呢?叫形乃困薄。就是身体越来越虚弱。所以你看老外的习惯就是早晨洗澡,当然他们是为了美观,歪打正着符合了中医养生原则。晚上不是洗澡的好时机,最好在早上洗澡,每周洗两次就可以。
小孩寝汗造成阴虚
现在的很多小孩睡觉就一身大汗,睡着了就好了。这是为什么呢?根据中医的理论,睡眠的机制叫做“阳入于阴乃能寐”。出汗呢?是阳加于阴则为汗。现在的小孩子都是高热量状态下养大的,体内的热郁太重,晚上睡觉阳气也入内,两阳相合,迫使阴津外洩,所以流汗,一流汗热气一退,人也就安枕入眠了。如果不出汗,几天之后就要生病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高热量饮食鱼虾蟹鸡牛羊肉。
如果吃了很多高热量的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看吃什么东西了。中药里面有一类叫做消导药,意思就是帮助脾胃消化过多的食物!
一:吃米面太多,就可以用谷芽麦芽煮水代茶饮,我常用的就是大麦茶,比较方便。
二:吃肉过多,就可以煮点山楂水。别小看这个山楂水,我用它治好过很多病,在《医宗金鉴》里面叫做“独胜散”。如果嫌麻烦,可以用没有添加剂的山楂罐头代替!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得病,送到大医院了,安宫牛黄丸都吃了还是不好,医生对我父亲说,看看孩子想吃啥就给买点吧!我爸回来就问我,想吃啥?我说吃山楂罐头,我爸就去买了,吃过之后一天天就好了!自从学了中医之后才慢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所以现在临床上我也常常开山楂这个药,不但小儿能吃,现在的大人也需要。
小儿偏食
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特别是祖父母带的孩子,内经上说“《内经》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胜,腠理以密,长有天命。”《淮南子》曰∶五味乱口,使口爽伤,病也。陶隐居云∶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随脏腑成殃咎。五味稍薄,令人神爽。若稍偏多,损伤脏腑。此五行自然之理,初则不觉,久则为患也。
酸多伤脾,肉皱而唇揭。
咸多可伤心,血凝泣而变色。
甘多伤肾,骨痛而齿落。
苦多伤肺,皮槁而毛落。
辛多伤肝,筋急而爪枯。
孩子偏食一种食物会导致体内的阴阳不平衡,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寒热温凉属性,贪食一种食物就能导致身体的气血阴阳不平衡。
几种常见的儿童体质虚弱以及调理方法:
1、阴虚火旺体质
症状:面黄舌头红,又没有什么舌苔,容易出汗,容易激动,急躁易怒,晚上睡觉不安稳。
食疗:这种小孩适合吃粳米山药粥,还有就是吃藕,但是藕不能炸,滋阴祛湿降火润燥。
禁忌:生姜、茴香、韭菜、辣椒、大蒜。
2、痰火内阻,平时爱吃肥甘厚味
症状:口臭,大便干,睡觉打呼噜,晚上咬牙脾气急躁易怒。
食疗:适合吃萝卜或者各种萝卜制品,海带等。
禁忌:肉类、海鲜、甜食、各种糕点。
3、先天不足
症状:很大了还遗尿,4岁以上还遗尿,发育迟缓,长个不如别的孩子。
4、脾胃虚弱
症状:面黄肌瘦,少气懒言,不欲饮食。
食疗:炒香小米
进补原则
进补宜选用健脾益肾、清补气血之品,宜食钙、铁、锌丰富的食物,如排骨、木耳、大枣、香菇、蘑菇、黄豆及其制品、黑豆、海带、蛋类等。
对孩子来说,一日三餐科学合理搭配是最重要的。做到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粮食之类食品。山药粥、莲藕排骨汤、莲子百合汤等调补最适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