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人们常说,孩子在睡觉的时候长得最快,良好的睡眠对身体、智力的发育都极为重要,所以对于宝宝来说拥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够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呢?家长都需要做哪些呢?
1. 预防宝宝睡眠障碍,应从妈妈做起
预防宝宝睡眠障碍,可以从孕妈妈做起。只有孕妈妈健康了,生出来的宝宝才能更健康。也就是说,要预防婴幼儿睡眠障碍,孕妇在怀孕期间,就要补充好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
2.专家建议:分床睡最健康
造成儿童睡眠障碍有多种原因,而大人小孩同床睡也是其中之一。父母跟宝宝由于生活、睡眠习惯不同,同睡一床,容易影响彼此的睡眠质量。
大人盖得被子对于儿童来说,过于厚重,容易压迫宝宝的呼吸,导致宝宝呼吸不畅。就连大人简单的翻身动作,也会影响宝宝睡眠质量。而宝宝夜间哭闹,也容易令大人睡眠质量降低。因此,婴儿最好分床睡,有条件的家庭,一岁以后最好可以分房睡。
3. 不睡午觉不是错
一般幼儿园都会让小朋友睡午觉,可是总有部分小朋友不爱睡午觉。刘主任说,睡午觉其实只是一种习惯,正如大人是否有睡午觉的习惯,能睡午觉固然好,利于补充下午的精力。但是宝宝如果不爱睡午觉,也不要强迫,应顺其自然,只要不影响他人休息就好。
4. 创造良好入睡环境
(1)充分了解宝宝困乏欲睡的信号。
(2)制定一个有规律的睡眠和休息计划,并且坚持执行。
(3)为宝宝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温度适宜、光线微弱、舒适宁静都很重要,不要频繁地变换宝宝的睡眠环境。
(4)即使是出生两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也需要开发睡前常规行为,比如洗澡、按摩等。
(5)让宝宝在有睡意但未入眠的时候上床,以帮助他(她)学会自我抚慰和放松并且自然入睡。
只要妈妈注意了以上的4个问题,在加上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宝宝的细心照料,宝宝就会有一个好的睡眠习惯,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