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季,总是会有一些宝宝因为不能适应气候和温度的变化或者解除了空气中的一些过敏源等而常常发生过敏现象,为此妈妈们都心疼不已,宝宝都是妈妈的心头肉,自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因为过敏而难受。那么过敏有哪些反应,宝宝又为何春季多发过敏呢?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春季为何多发过敏
温度湿度变化不同
春天温度较冬天明显增高,但是湿度增高不明显,甚至因日晒刮风等因素而比冬日里更显干燥。所以容易发生口唇干燥皲裂、鼻腔出血等现象。人们衣物穿着单薄,汗液蒸发量增大,洗澡次数也较冬天增多,皮肤表面油脂的丧失导致表皮水分的减少。所有这些因素造成了人们皮肤干燥,脱屑,皲裂,容易受到刺激,容易接触到过敏原而过敏。
日晒增加
春天日照逐渐增强,晴日多而紫外线更容易穿透大气到达地表。人们在春季出来踏青、旅游,抛头露面的机会也增多,增加了日晒的时间。
过敏原增多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当然这生长的万物对人有好有坏,既包括赏心悦目的花朵青草,也包括容易致敏的花粉、孢子和尘螨。微小的花粉颗粒在传播过程中会散布在空气中,并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四处飞扬,而其中的一部分会被人吸入。尘螨飘浮于空气中、粘附于床上用品上、地毯或空调过滤网里,到了春季它们大量繁殖,导致人吸入而过敏。
食物品种丰富
春季里瓜菜水果大量上市,人们的食谱较冬天丰富了许多。但其中许多食物如海鲜、芒果、果仁类食物易引起过敏。还有一些可诱导皮炎的光感性食物,如油菜、菠菜、莴苣、无花果、泥螺等。
皮肤过敏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各种花的花粉会在空气中形成一种飘浮物,一些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吸入后就会引起皮肤过敏。通常表现为身上、脸上出现了大片红斑疙瘩,眼睑浮肿,皮肤奇痒,连头皮都发痒。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强,容易诱发日光性皮炎,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也有的表现为红癍、丘疹和鳞屑等。有些父母喜欢带小儿踏青春游,同时采集鲜嫩的野菜吃,而有的野菜可诱发或加重日宝宝光性皮炎。风沙虽然不会引起过敏,但会刺激皮肤,出现不适症状。
过敏性鼻炎
每当鲜花盛开季节,有些小儿出现清水样鼻涕不停地流,鼻痒难忍,连续打喷嚏,这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由于春季气温不稳定,时冷时热,而且空气中弥漫着花粉,高敏体质的小儿吸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
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身体免疫系统对食物中无害的大分子物质(通常为蛋白质)过度敏感,会引发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不正常或不正确的反应。食物过敏的反应可分为“过敏性抗体反应”(即免疫球蛋白E,IgE)和“非过敏抗体反应”(即非免疫球蛋白E),但也有可能两者同时发生。最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蛋白、花生、坚果类、鱼、有壳海鲜等。
小编温馨提醒,春季气候多变,细菌滋生,建议妈妈们根据天气情况带宝宝出门游玩,要做好准备预防宝宝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