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的换季时分,由于气温的变化,妈妈们会适当地给宝宝减衣,有的抵抗能力弱的宝宝就会因为来不及适应而感冒生病。大部分的宝宝都很害怕打针,有些会躲着医生,针扎在身上的时候有些宝宝会嚎啕大哭,有些甚至会拳打脚踢,这都让没有经验的妈妈们很头疼,怎样才能应对宝宝打针这个问题呢,今天小编就给您支两招。
一、认可疼痛
在给宝宝打针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会安慰宝宝,告诉宝宝一点也不疼。其实在这时候孩子一般会对父母产生质疑:打针明明很疼,为什么爸妈要说不疼呢?这会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矛盾感,这种矛盾感甚至会妨碍到宝宝对外界的信任感。所以在打针的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宝宝,打针虽然有点疼,但是宝宝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二、提高宝宝的理性认识
让宝宝不再害怕打针,首先要告诉宝宝:“生病了很难受,打过针之后病就会好了”,从而减少宝宝对打针的排斥。但是宝宝并不是明白了道理就真的不害怕了,所以家长可以在平时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帮宝宝提高认识,比如可以玩医院的小游戏,让宝宝当医生,家长当病人,让宝宝来给家长打针,这样宝宝从情绪上会慢慢的不再害怕打针,会让宝宝变得更加坚强。
三、父母和医生的正面诱导
在打针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正面的诱导,来鼓励宝宝勇敢的面对打针,比如可以对宝宝说:“我们宝宝最勇敢了,爸爸妈妈最喜欢宝宝的勇敢和坚强了,宝宝打针的时候也是这样,对不对?”打针前也可以和医生交流,让医生在打针的时候夸奖宝宝十分勇敢。家长和医生对宝宝的肯定,能够让宝宝觉得自豪,对打针的恐惧自然也会降低不少。
四、转移注意力
当宝宝打针的时候,看着针头扎进自己身体里,对打针的恐惧和抵触心理也会加深。所以这时候家长要试着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不要让他盯着针头。可以让他看别的小朋友打针时勇敢的表现,或者让孩子看医院布置的卡通图案等。家长也可以用平静的语气来安慰宝宝,这样也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