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健康宝宝 家长对症护理有绝招

在宝宝成长的历程中总会遇到各种的问题,或是体质过敏、或是睡眠不好、或是胆子小、或是经常生病总爱输液等等,这样的宝宝,家长又该如何更好地照顾呢,专家对应给出了应对的措施。

☆ 过敏体质的宝宝

过敏体质的宝宝,比一般宝宝生病机会高。他们有以下一些特点:小时候爱出湿疹和荨麻疹;睡觉不老实爱打滚;大多有家族史,比如爸爸或妈妈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或哮喘等。

应对方法:1、提倡母乳喂养,吃母乳的宝宝,可以减缓发生过敏的几率。

2、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要晚点添加牛奶(建议1岁后)或吃特殊奶粉(过敏体质专用奶粉,市面有售)。

3、如果吃海鲜就出荨麻疹,建议暂时避免虾和螃蟹(建议3岁后再开始添加)。

4、要留意可能造成宝宝过敏的食物,如反复咳嗽,不一定是感染引起的,有可能是碰见了引起过敏的物体(如动物毛、花粉)或吃了虾、螃蟹、花生等过敏的食物引起的。

☆ 睡眠太少的宝宝

睡眠充足是宝宝发育的先决条件,宝宝贪玩是天性。许多家长不注意这一点,听之任之,加上家长爱熬夜,对宝宝关心不够,没有培养宝宝早睡早起的习惯,宝宝每次都是玩得很累了才睡觉,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久而久之,宝宝疲乏过度,就容易生病。

应对方法:1、晚上9点宝宝就应洗漱准备睡觉。

2、睡前家长应该关暗床头灯,制造一个良好睡眠环境,给宝宝讲个睡前故事,让宝宝安静入睡。

☆ 胆小的宝宝

现在的宝宝,大多是独生子,又多住高楼,与人交往的机会很少。一些家长不注意提前训练和心理准备,3岁以后,猛然让宝宝上幼儿园了,宝宝自然就有明显的恐惧和不适应。因为心理的作用,宝宝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咳嗽、睡眠不实等现象,可是如果去医院检查,却发现没有问题。

应对方法:1、几个月大的宝宝要多抱出去晒太阳,并与人多接触。

2、会走的小朋友可带去游乐场、亲子班,与同龄宝宝多接触。

3、上幼儿园前去园里参观,慢慢适应那里的情况。

4、上幼儿园最初几周,每次接宝宝的时候,要多夸奖宝宝。让宝宝喜欢幼儿园,减少上幼儿园的恐惧。

☆ 不及时治疗的宝宝

有不少父母,宝宝生了病,不管轻重,都不及时治疗。这样的家长,喜欢私自停药或让宝宝像大人那样“扛”。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宝宝病情变化很快,有病还是要及时规范地吃药,及时遏制住疾病的发展过程。如果体内致病微生物不被消灭干净,就有可能死灰复燃,疾病带来的危害远比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要大得多。所以,宝宝有病,要及时就医。

应对方法:1、首先要信任医生,规范地吃药。不要私自增减药物。

2。要多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腹痛、高热或呕吐,一定要及时就诊。

☆ 经常输液的宝宝

有些父母,见宝宝生病就紧张,医生不建议宝宝打针,家长却强烈要求输液。他们认为宝宝发烧就是病情严重的表现,烧退了,才是疾病好转的迹象。所以,宝宝发烧就给宝宝打吊针,这是非常错误的。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并且一定程度的发烧是人体抵抗感染的一种反应,所以,如果判定宝宝只是普通感冒,血常规没有明显异常,不要见发烧就打针。否则,导致宝宝免疫功能紊乱,造成宝宝反复感染。

应对方法:1、输液还是吃药要听从医生建议。

2、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发烧的时候精神很好,能吃能玩,不超过38。5℃,这个时候应该给宝宝多喝水,而不是急于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