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怎么办?口吃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这是一种语言表达的障碍,儿童也是口吃的易发人群,当然儿童期间的口吃是可以纠正,治疗的。那么孩子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呢?孩子口吃怎么办?下面就为大家说说治疗孩子口吃的方法。
口吃的主要特点是说话者明确地知道要说什么,但由于不由自主地重复、拖长和停顿而在言语表达时发生困难。口吃主要从儿童早期开始,多发生在2-5岁儿童之间,两岁开始的口吃者中大约80%的儿童能自然康复,只有20%会持续到毕生。
关于口吃的病因有很多争论,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父母的说话方式、对口吃儿童的态度及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口吃产生、维持、发展或消亡的重要因素。
口吃的原因:
1、两岁的孩子思维迅速发展,说的技能赶不上思维的速度。往往孩子想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藻,在“找合适词藻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口吃。这种口吃称之为阶段性的口吃,随着语言能力的进步,这种口吃现象会减少,终致消失,不必担心。
2、积极的词藻表达不了他想说的内容,他要在脑子里“找”合适的词藻,因而说话不流畅。
3、情绪紧张(受到强刺激,如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在“追问”什么事的时候,用重复的字或拖长音来调整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需要时间,说出来的话就有断续现象,也就是一种口吃。
4、模仿、逗乐,形成了不良习惯,它不是一种病。
5、由于你不愿听到孩子讲出“结巴的话”(过去讲话是流畅的),就很注意听他讲话,纠正他的发音,反而给孩子多听“结巴的话”的机会,说“这种话”也多了。
6、两三岁的儿童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畅节奏的障碍。
7、一般来说,两三岁儿童发生口吃现象与心理障碍没有直接关系,请放心,并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才口吃的。
有了口吃怎么办呢?
1、以常心对待。如果你紧张了,说话的计算所、语调会流露出来,孩子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利了。
2、绝对不要取笑、表示厌恶、恐吓、甚至打骂。
3、有他在场时不要和别人议论他,不要模仿他的口吃,要保护他的自尊心。
4、对他讲话要放慢,每个字说清楚,同时也要求他讲得慢,不要着急。但是,当他讲话有些拖长音或者重复,你就听着,不要重复学他,等他讲完,过一会儿让他再说一遍,有了每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再讲同一句话,就会好得多。
5、让孩子在说话之前先唱歌,这是日本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博士提倡的矫治口吃的方法。孩子在结结巴巴开始说话后,对他说:“来呀,让我们唱那首歌!”并开始和孩子一起唱(母亲和孩子一起唱也可以),随便唱什么,只要是他熟悉的,都可以。唱完以后,再温和地问他:“你刚才想要说什么?”这时候,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不会发生口吃,会流利地说出来。内藤博士还说,这种方法曾对许多孩子作过尝试,效果很好,孩子说话有了不口吃的体会,就会对说话产生自信,经过多次练习,就能治愈。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孩子口吃的原因,也为大家介绍了调理孩子口吃的方法,作为家长们要学会表扬孩子,当孩子哪怕是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给与孩子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