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宝宝兴趣班 三个误区要知道

应该说兴趣班通常是给家长带来希望,给孩子带来压力的一种教育方式。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门一技之长,能在长大后面对社会的时候更自如,所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就出现了,可是父母们是否想过,在我们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都在犯什么错误吗?

火爆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学龄前儿童已成主力军,一名幼儿同时赶场多个兴趣班也很多见。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兴趣学习并非精英教育,孩子学得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成“兴趣班”主力军

探访发现,每类“兴趣班”里的多数学员都是幼儿园阶段的小宝宝,一个孩子同时参加多种兴趣班也不鲜见。在培训中心,2~6岁的儿童占了全部学员的60%%,最小的学员才2岁1个月。,目前钢琴培训班学员主要以幼儿为主,多集中在4~6岁学龄前阶段。

某美术活动中心表示,现在父母认为以后社会竞争很激烈,孩子早学早出成果,学龄前阶段时间充裕,多选择钢琴、美术、围棋等项目。一旦入学,有了升学压力,艺体类培训就为英语、数学、作文等学科类培优让步。

专家表示,兴趣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精英教育。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快乐,这也是他将来能不能发挥才能的关键。兴趣班最主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一种环境和气氛,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发展兴趣,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专家建议,父母在为孩子选择艺体培训学校和项目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再选择一种比较适合孩子性情及兴趣的项目。千万不要让孩子一下接触太多,或强迫他学习没有兴趣的东西,破坏了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欲望。

老师直陈“兴趣班”三大误区

没有兴趣家长强加

参加“兴趣班”的前提是孩子对该活动感兴趣。但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并不是按孩子的兴趣报名,而是按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为孩子报名。

专家表示,不少家长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较少关注孩子自身的愿望和需求。选择哪种兴趣班,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能力,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否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超前学习身心皆累

钢琴、绘画、跆拳道,一个孩子同时参加多种兴趣班已不鲜见。家长认为艺多不压身,多点特长以后好在社会上立足。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一定年龄段能接受的东西是有限的。超前学习,孩子如果不能完全吸收理解,那只是在身心上受累,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学习效果不明显。家长也会为此牵扯过多的精力、财力。

盲目攀比拔苗助长

专家介绍,近年来钢琴考级出现一种怪现象,跳级报考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家长甚至要求一年跳4级。这与家长功利性太强或盲目攀比心理有关,其实这违背了音乐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会让孩子学习后劲不足。

很多家长盲目攀比,认为孩子跳舞,动作越难越好。一些老师迎合家长心态,盲目拔高训练难度,动作难度超出孩子承受能力,不仅带来终身伤害,且让孩子对舞蹈产生恐惧。

强扭的瓜不甜,孩子不是实现父母愿望的工具,每个孩子的独特性需要家长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才能完全体现。对于兴趣班的选择。孩子的选择和兴趣其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