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结束,很快我们就迎来新一轮的入园高峰,每每到这个时候,令家长头疼的时候孩子抱着家长的大腿不放,哭个不停,即使勉强待在园里,整天自己窝在一个角落里,不与其他孩子交流,家长一来接,马上就和家长谈条件,明天能不能不来上学了。
儿保专家提醒,哭闹只是一部分小朋友的表现,还有些小朋友会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做足“功课”。
每年幼儿园新生入学,小朋友们撕心裂肺地哭成一片,家长则含泪躲在园内园外贴墙偷瞄,而老师则手忙脚乱安抚宝宝。家人和老师的心情较容易调整修复,初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则面临重大挑战。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朱冬生表示,初入学的幼儿出现焦虑情绪,是因为他们在面对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做着不熟悉的事情,再加上离开了父母,失去了感情的依托,不知所措。“有些孩子只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哭闹,有些表现为寡言少语、寝食难安。”朱冬生称,严重的孩子还可能将“心病”发展成身体上的不适。
那么,帮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该怎么做?朱冬生建议,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自己吃饭,训练他们自己尿尿等各种生活自理的能力,并将宝宝的作息时间尽可能地调整到与幼儿园作息相一致。
另外,可以向孩子描述幼儿园的趣事,提前到幼儿园熟悉环境。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家长应多引导孩子讲一些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而尽量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有没有想妈妈之类的话。
了解幼儿入园焦虑
哪几类孩子更易产生入园焦虑?
●内向、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的孩子
●生活技能较低的孩子
●过于依恋亲密抚养者的孩子
●曾被恐吓“再调皮就送到幼儿园让老师去管教”的孩子
如何帮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
上幼儿园前,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自己吃饭,训练他们自己尿尿等各种生活自理的能力,并将孩子的作息时间尽可能地调整到与幼儿园作息相一致。
●与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用品
上幼儿园之前,可以跟孩子一起购置书包、文具、衣服等上学用品,以增强他们对上幼儿园的期待。还可带孩子提前到幼儿园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平日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另外,教孩子遇到“尿尿”、“口渴”、“身体不舒服”等情况时要敢于向老师求助。
●多给予正面的引导
上幼儿园前,家长可以向孩子描述幼儿园的趣事,让孩子对上幼儿园充满期待和向往。从幼儿园回来后,家长应多引导孩子讲一些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尽量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有没有想妈妈之类的话。因为,孩子离开父母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就已经觉得很委屈了,不要“强化”委屈。
●家长应加强与老师的联系
一方面可以告诉老师孩子在家的一些习惯、爱好、性格等,以便老师尽早了解自家孩子。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刚刚入园,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此时此刻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要客观的去对待,同时要给与高度的重视,结合孩子的具体表现和上面提到的几点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和幼儿园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平安、顺利地度过这一段过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