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实在难以压抑心中的好奇心,直接对孩子说出来好了,开诚布公总比偷偷摸摸好吧?说的时候就不要摆出一副命令的语气了,蹲下来,以一种知心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沟通,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跟父母讲出自己的知心话。
说到隐私权,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大人的专利,至于孩子也有隐私权就不以为然了。其实孩子在3岁左右就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而且很在意自己的小秘密。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当然也有隐私权,他们不想让他人知道的秘密就是个人隐私。时下很多家长会因此而惊奇:“呵,小家伙也有秘密啦!”有些家长过于好奇,或担心孩子“瞒人没好事”,甚至费尽心机也要破解孩子心中的小秘密。有的家长还觉得,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应该有任何隐私。这些观点和做法都很欠妥,随意揭露孩子的隐私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维护儿童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做了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针对隐私权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做得都不够。其实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独立的人格和心理,父母应该给他们独立的空间,无论是谁都不应该任意地去限制他们,更不应该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去任意揭露他们的隐私。事实也证明了,那样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贝贝是一个上六年级的女孩,开学后不久她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对班级某男生的好感。一天她上学走得匆忙,把那本日记落在了家里。妈妈偷看到以后,不仅不认为自己偷看女儿日记是不对的,反而激烈地责骂女儿,还把日记交给了老师,老师严厉地批评了贝贝,事后学校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贝贝非常伤心,感到没脸见人,最后跳楼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