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小孩子都不喜欢喝白开水,偏偏喜欢喝各种饮料,一些家长也会满足宝宝的这一要求。可是大家知道吗?宝宝喝饮料可能会导致肥胖、骨折、龋齿等,家长们千万不要再给孩子喝饮料了。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下文的详细讲解吧。
甜饮料的基本成分及危害
糖:增加肥胖风险
甜饮料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很多糖,如不增加运动量,不减少三餐食量,就会导致脂肪堆积,增加肥胖风险。建议每天摄入人工添加糖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内。
不同饮料的含糖量:
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含糖56克,相当于14块方糖;
一瓶450毫升的鲜橙多,含糖量为47.7克,相当于12块方糖;
一瓶500毫升的冰红茶,含糖量为48.5克,相当于12块方糖……
磷酸:诱发骨折和龋齿
磷酸是可乐酸味和涩味的主要来源,每听可乐约含30毫克~40毫克。它与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会降低消化道中钙、铁、锌、铜等多种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长期大量喝碳酸饮料可导致骨钙流失、骨质疏松等。此外,磷酸对牙釉质具有一定腐蚀性,容易诱发龋齿。
二氧化碳:不利于营养转运
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人体后,可通过打嗝带走胃肠热量,使人们感到清爽、凉快。有研究表明,它可能会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利于营养素的转运。早前也有印度研究发现,碳酸饮料消费量大的人群,食管癌发生率会升高。
添加剂:增加代谢负担
很多甜饮料通过色素、香精、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调色调味,合理使用添加剂对身体影响不大,但这类物质在营养上毫无价值,还会转化为身体需要处理的废物,增加代谢负担。
Tips:国际研究发现,长期大量喝甜饮料可能会增加人们患痛风、肾结石、营养不良等疾病的风险。
喝什么对宝宝健康最好?
实际上,人们发现,大多饮料并不能真正解渴,往往是越喝越渴。这是因为饮料中含有很多糖分,进入身体后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消耗掉体内一定量的水分。
其实,人体补充体液的最佳物质是白开水。煮沸后自然冷却的白开水,不仅清澈透明,而且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对细胞的亲和力最大,能迅速进入脱水的细胞内,因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所以妈妈们要注意让宝宝从小养成定时、定量饮用白开水的良好习惯,尤其在夏秋时节。
孩子非要喝饮料,该怎么选?
1、尽量选择低热量、低糖的饮料
按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饮料要标明“低热量”意味着每100ml中的热量低于约20卡,“零热量”则要达到每100ml热量低于约4卡的标准。标注“低糖”意味着每100ml中的糖低于5%,而标注“无糖”则要达到含糖量低于0.5%的标准。
2、买含乳饮料不如喝奶
含乳饮料是指以鲜奶或奶粉为原料,加入水、糖、果汁、色素、香精、乳酸菌、防腐剂、增稠剂等制成的饮料。它提供少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营养方面比其他甜饮料稍好,但还是含糖较多,营养价值没法与牛奶相比。喜欢喝含乳饮料的朋友不如直接喝牛奶或酸奶。
3、糖含量相同,应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
比如说,都是含5%的糖,那么其中含有天然原料(如含牛奶、豆浆、杂粮)、营养成分(如各种维生素、钙、镁等)或保健成分(如益生元、益生菌、膳食纤维等)成分的,会比什么营养素都没有的产品略好一点。
4、果汁最好选纯的
按国家标准,真正用新鲜水果压榨、分离而成,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果汁叫“原果汁”,果汁含量100%。如果考虑口感和营养,原果汁含量在40%以上的果汁产品也比较理想。如果配料表上标明果汁含量“不低于10%”,说明该产品是“果汁饮料”,主要成分为水和糖;还有一些饮料叫“果汁类汽水”或“果味型饮料”,前者原果汁含量不低于2.5%,后者根本不含原果汁,营养价值更低。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孩子喝饮料可致肥胖骨折龋齿的详细讲解,希望家长们不要再满足孩子的这些要求了,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