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如何预防儿童眼外伤

暑假期间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故,眼外伤也是高发性的一种儿科疾病。眼睛是身体很重要的一个部位,如果发生失明的情况,那就后悔莫及了。那么暑假期间如何预防儿童眼外伤的发生呢?如何正确的处理眼外伤呢?

眼外伤是指眼球或附属器官受到外来的机械性、物理性或者化学性伤害,发生各种病理性改变而损害其正常功能。

儿童眼外伤的高发年龄

3岁~4岁幼儿神经发育还不完善,活动的稳定性较差,回避反应迟缓,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再加上看护不严致伤,主要为被动行为。而4岁~7岁的幼儿求知欲望开始增加,模仿性强,活动范围扩大,喜玩一些锐利物品,造成自己和他人伤害,是眼外伤高发年龄组。7岁以后的学龄儿童独立意向发展很快,伙伴关系密切,自我意识发展很快,常有冒险行为,易导致严重眼外伤。

不同于儿童近视的发展慢、致残率低的特点,近两年在儿童眼科门诊中,眼外伤、弱视和斜视,已经成为最棘手的三大问题。我国眼外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眼外伤是儿童致盲的首要原因。我国儿童眼外伤约占外伤总数的25%,致盲率高达60%~70%。儿童眼外伤,3岁至4岁是个临界点。过了这个年龄段,眼伤就大大增加。为此,眼科专家提醒家长,许多孩子眼睛受伤后怕家长骂,往往隐瞒不说,这就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孩子的任何异样,以免延误治疗。

正确处理眼外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眼外伤是常见的眼病:眼是人体的暴露器官,虽有许多自然保护设置,例如眼眶、眼睑、泪器以及丰富的角膜感觉神经末梢,对眼球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眼外伤仍是儿童单眼失明的原因之一。其次眼外伤常常造成严重的后果:眼部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复杂,一旦受伤,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丧失视力。第三,眼球具有角膜、晶状体等无血管的透明组织,眼外伤后复原过程中,纤维疤痕组织产生,容易造成视功能的障碍。

如何预防儿童眼外伤

首先,对家长和学校老师等进行健康宣教,督促其加强对儿童的教育,使他们懂得自我保护和爱惜眼睛。

(1)不能燃放烟花炮竹;

(2)不要玩弄刀、针、剪、枪;

(3)不能敲砸雷管等危险物品;

(4)不要玩弄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强的化学物品;

(5)不要太过靠近观看鸟类;

(6)打球、做游戏等要注意保护眼睛;

儿童眼外伤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严重的伤害,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预防眼外伤的措施,同时家长们要注意保管好各种的锐利的物品,避免儿童伤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