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秋季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易发期,肺部是关乎呼吸到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器官。小儿是呼吸道疾病的易发人群,想要避免呼吸道的感染。那么就要保护好小宝宝的肺部。那么秋季时节该如何给小宝宝养肺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宝宝秋季养肺五字诀!
一:“吃”字诀——饮食养肺
作用:滋肺阴,防干燥。
原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很多水果、蔬菜、干果上市。其中不乏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作用的食品,如:芝麻、
蜂蜜、红枣、银耳、梨、橄榄、荸荠、百合、萝卜、柿子和桔子等。中医认为,孩子秋天的饮食宜少辛增酸,可以多吃些葡萄、石榴、苹果、猕猴桃、柚子、杨桃、柠檬、山楂等水果。
禁忌:因辛辣炙热之品会助“燥”为虐,所以尽量少吃或不吃油腻、辛辣的食品。
方案——百合粥
功效:百合解秋燥、滋肺阴。对肺热干咳、痰中带血、肺弱气虚、肺结核咯血等症,都有良好的疗效。百合粥健脾和胃、润养肺燥,老少病弱都适合食用。
方法:在煮大米粥时加入洗干净的百合、芝麻、鲜梨等“药食同源”之物,煮到大米“开花”粘稠即可。
小窍门:为抵御秋凉,药粥在温热的时候食用效果最好。
二:“喝”字诀——补水润肺
作用:通过补充水分保持肺和呼吸道的润畅。
原理:秋季多风干燥,空气湿度小,汗液蒸发速度比闷热的夏天还要快,所以人体在秋季也容易失水。宝宝的活动量大,更应积极补水。
方案:
直接从呼吸道“摄”入水分。由于“肺开窍于鼻”,通过鼻腔吸入水蒸汽可使肺脏得以补水。
方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口吸入蒸汽,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也可以用浸过热水并拗干的毛巾捂口鼻,让宝宝吸毛巾里的热气,每天两次。
小提醒:妈妈务必注意热水和毛巾的温度。为防止烫伤宝宝,妈妈可以先试过温度,如果还不放心的话,可以亲自帮他扶着杯子。
三:“浴”字诀——沐浴益肺
作用:促进肺和皮肤的血液循环,从而润肤益肺。
原理: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即皮肤为肺的外围屏障。秋季的主要外邪——燥邪最先侵犯的就是皮肤,之后才会伤及肺部。因此,秋季经常沐浴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肺与皮肤、毛发的气血相通。
备选方案:
多洗温水浴,以浸浴为主,洗浴时不宜过分揉搓,同时也不要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或沐浴露。可以一边洗澡,一边给宝宝做一些按摩,既润肤,又润肺。洗浴之后,给宝宝擦些婴儿护肤品就更好了。
小提醒:秋天干燥的气候,可导致口唇干燥、皮肤干裂以及毛发脱落。因此,除了注意皮肤的保养之外,还应做好头发的养护,防止脱发过多。
四:“乐”字诀——常笑宣肺
作用:宣肺理气,利于器官健康。
原理:立秋以后,北半球的日光照射开始减少,再加上一阵阵的冷风冷雨,常令人多愁善感,尤其是病中的宝宝,难免情绪低落。最糟糕的是,忧愁是一种不良情绪,它最易伤及肺脏,对上呼吸道疾病的痊愈非常不利。而人在开心的时候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通常认为,笑可以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恢复体力,对身体各器官的健康都很有帮助。
备选方案:
多和宝宝沟通,设法排解他们的紧张和压力;适当带宝宝做一些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放开胸怀,可以使低落的情绪得以改善;当然,宝宝也可以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听音乐、曲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下棋、画画,多笑一笑,使忧愁在愉悦之中悄悄散去。
五:“冻”——秋冻健肺
作用: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改善心肺功能。
原理:适当的“秋冻”可以提高呼吸道和肺部的耐寒、抗病能力。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因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上有所差异。一般南方秋凉来得迟,日间温差变化不是很大,不必过快添秋衣,并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而北方则不同,冷空气来势汹汹,昼夜温差又大,因此千万不要盲目“冻”,以防宝宝锻炼不成反受寒。
备选方案:
“秋冻”训练除少加、晚加衣物外,还有“冷水锻炼法”、“冷空气浴法”等,即从初秋起就用冷水洗脸、擦浴,或定期地让肌肤与清爽空气作亲密接触等。
如何保养宝宝的肺部呢?以上为家长们介绍了五种养肺的方法,方法各有不同,只要我们坚持,持之以恒,那么就会收到良好的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