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子产品是越来越多,“少儿低头族”也是低头族的一支大军,很多孩子无论到哪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电子宠物,电子产品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如视力下降,自闭等,那么如何才能让低头的孩子们“抬头看天”呢?
1.家长要以身作则
很多家长自己就整天沉湎于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孩子难免会效仿。因此,要想改变孩子的“触屏依赖症”,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的习惯,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建议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或参加社交活动。
2.观念培养:电子产品只是一种工具
知名教育家陈禾认为,在幼儿阶段,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确,任何电子产品只是工具,例如手机就是用来打电话,电脑就是用来搜寻资料和看动画片。只要坚守这个原则,就不会沉迷手机或电脑游戏。
3.亲子教育是关键
亲子教育的缺失也是“屏奴”低龄化的重要原因,有些家长为图省事,寄希望于“电子保姆”,导致孩子过早接触数码产品。家长不管多忙,都要多抽出时间陪陪宝宝。比如,周末也可以带孩子出去走走,晚上也可以多陪孩子玩玩游戏等。或者几个关系较好的家庭,可以定期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丰富宝宝的业余生活。
家长可以适当地多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例如跑步、篮球、足球等运动;如果孩子从小对艺术有兴趣,可以加强孩子在钢琴、跳舞等方面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习疲劳,更能消耗宝宝过剩精力。《爸爸去哪儿》中,郭涛为了消耗儿子过剩的精力,专门让孩子去打冰球。在节目中,观众不难看出,小石头对电子产品的兴趣远没有天天那么强烈。
4.引导监督
应控制孩子上网、玩电脑的时间,讲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避免其沉迷其中,还应对孩子上网玩的内容进行监控,做好引导工作,教给孩子一些上网知识,增强孩子的“网络道德”,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5.学校+家庭配合 双管齐下
让宝宝远离电子产品的伤害,虽说主要责任在于家庭教育。但是老师的话,往往比父母家长更管用。因此,只有老师和家长互相配合,才能让宝宝不做“低头族”。建议在节假日或者特殊节日,学校可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或者平时可以多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需要家长配合才能完成,还可以让孩子讲述这个过程中的趣闻及问题),为孩子与家长制造更多互动的机会。
6.政府层面:对网站、网游分级
政府部门应对网站、网游等进行分级,鼓励开发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应用产品;电子产品厂商也可以考虑生产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产品,方便家长进行监管等。
如何让这群数量庞大的“少儿低头族”们“抬头看看蓝天”呢?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点建议,不妨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