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以秋冬季多见,在学校和某些集体等公共场易引发小流行。传播源主要通过咳嗽飞沫传播。儿童支原体肺炎是有规律的,儿童得了此病要及早治疗,而在生病期间,家长要让孩子多多休息。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婴幼儿表现为喘憋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支原体肺炎。发生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3%~10%。
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家长要确认孩子是否是支原体感染,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医生对孩子的痰液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或取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抗原等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儿童得了支原体肺炎应及早治疗,在生病期间,家长要让孩子多休息,
小儿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最为多见。气管、支气管发炎感染;口腔狭窄、咽淋巴组织、肺弹力组织发育差,细菌感染,病毒侵入等都可以导致肺炎的发生。那么,儿童怎么预防肺炎呢?
一、让孩子适当受点“冻”
进入冬季以后,北方气温虽然降低,但长期干燥缺少降水,使得病毒细菌较为活跃,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小儿肺炎又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所以更容易患病。因此,家长必须要做好保暖等防范措施,避免宝宝患病。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防病措施应该是合理有度的,而不应把宝宝藏在过分呵护的“温室”里,禁不得一点风雨。
二、保暖:适当“冻”着点
天一冷家长就忙不迭给孩子加衣服,洗脸洗手也用热水,生怕宝宝着凉生病。殊不知,这样反而容易患病。这是因为孩子本身代谢旺盛,且活动较多,再穿得过厚,稍一动就出汗,出汗时毛孔扩张,这时候吹到凉风很容易就感冒了;而总用热水洗脸洗手也会降低宝宝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因此,最好的做法是,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地给宝宝增添衣物,不要“捂”得太厚;平时应循序渐进地养成用凉水洗脸、洗手的习惯,增加宝宝的耐寒能力,从而增强对疾病的免疫能力。
三、外出:不凑热闹也不闷在屋里
对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大多数的家长都知道要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必须让孩子呆在家里。冬天较冷,我们的居室更多时间是处于门窗紧闭的状态,通风并不好。所以,还是要给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强他们对外界空气的适应能力。可以在较温暖的时段例如上午十点以后,带孩子到空气质量较好的公园等地活动活动。如果不是为了看病,也不要带孩子到医院(如探视病人),以免感染疾病。
另外,研究表明烟雾能够明显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故吸烟的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抽烟。
四、饮食:不甜也不咸
合理饮食也有助于宝宝免疫力的提升。许多家长迁就孩子造成偏食,爱吃甜食或者膨化小食品不离嘴,然而过甜或过咸的饮食都会影响咽喉部的健康。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均衡营养不挑食的基础上,冬季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喝水,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果孩子平时抵抗力较差,可以多吃一些菌类食物,如木耳、蘑菇等。
希望上述关于严防儿童肺炎引起病变的严重后果的相关介绍能给你带来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方面的知识,可以免费在上提问,我们有数万名优秀医生会员为您解答。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