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秋季,宝宝会出现各种由于干燥导致的毛病,如烂嘴角、流鼻血、感冒咳嗽等等,那么秋季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呢?
秋燥1、烂嘴角的预防&治疗
秋风一起,小宝宝的嘴唇就会失去往日的滋润,变得有些干燥、起皮,年龄大一些的宝宝可能出现口角皲裂,哭或笑时开裂出血,口唇周围潮红,宝宝会因为疼痛而影响进食,这就是“口角炎”,俗称“烂嘴角”。
怎么办
预防烂嘴角,首先要注意饮食上避免辛辣,多吃些润燥的食物,同时还要让宝宝多喝水,多吃一些富含B 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宝宝嘴唇干时可涂抹少许香油。如果烂嘴角比较严重,可以口服维生素B2,涂用金霉素软膏等。
秋燥2、皮肤干燥的预防&治疗
宝宝的皮肤娇嫩,对外界的变化反应较大,秋季气候干燥时,皮肤也容易变干、脱屑,甚至皲裂。
怎么办
平时要经常给宝宝裸露在外的部位,比如脸、手或油脂分泌少的部位如脚后跟等部位涂抹儿童专用的润肤品,尽量避免在风大的时候出门,不要使宝宝的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空气中。如果宝宝全身的皮肤都比较干燥,而且发痒,可在洗澡水中滴入数滴婴儿润肤油,洗完澡后再全身涂擦润肤霜。适当给孩子增加富
含维生素A 和维生素B 的食物,如鸡蛋黄、豆类、胡萝卜等。
秋燥3、流鼻血的预防&治疗
秋天空气干燥,鼻腔容易干涩、发痒,使得宝宝经常揉鼻子或挖鼻孔。而宝宝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用力稍大就会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
怎么办
可经常让宝宝喝些梨汁或荸荠水,并用香油涂抹鼻腔前部黏膜,以减轻干燥感。如果宝宝出现鼻出血,可用手指紧压患侧鼻腔上部,并用凉水轻拍宝宝前额近鼻根处止血。若宝宝鼻子出血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如发热、其他部位出血、多次反复出血,都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秋燥4、便秘的预防&治疗
燥邪易伤肺,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津液不足则发生便秘,表现为大便间隔时间较长,或虽然每天都有大便,但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怎么办
多喝水,1 岁以上的宝宝可适当喝些蜂蜜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各种蔬菜。另外要养成宝宝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宝宝已有便秘,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宝宝解除便秘的痛苦:
● 在宝宝空腹时,用手掌蘸取适量的润肤油,在宝宝腹部做顺时针按摩,力量适度,以宝宝能耐受为宜。
● 服用一些肠道益生菌如妈咪爱、双歧杆菌等,帮助肠道建立菌群平衡,以助大便排出。
● 如果宝宝不排便时间较长,可用干净的小肥皂条或开塞露挤入肛门,以刺激排便。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偶尔救急之用,不能频繁应用,以免产生依赖而加重便秘。
秋燥5、干咳的预防&治疗
燥邪最易伤肺,肺气失宣,肺气上逆,则为咳嗽;又因燥邪伤津耗液,故咳嗽痰少或黏稠难咯。咳嗽根据其伴随症可分为凉燥和温燥。
秋有夏火之余气,为燥邪之偏于热者,感之则为温燥。具体表现为:初起鼻塞,头痛,微寒,身热,唇鼻干燥,严重者干咳不断,咽喉痒痛,痰少不易咯出或粘连成丝,心烦口渴,舌质干红少津,苔黄,脉浮数。秋又有近冬之寒气,为燥邪之偏于凉者,感之则为凉燥。具体表现为: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皮肤干而不润,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状
怎么办
多吃一些有生津润肺功能的食物,如梨、荸荠、藕、蜂蜜等;饮食清淡,避免口味重及辛辣之品;在房间里摆放一个加湿器,或者放一盆清水、晾一块湿毛巾,以增加空气湿度。如果发生燥咳,较轻者可服用冰糖梨水、罗汉果泡水,或把梨子去心,加川贝母细粉3g、白糖适量,隔水蒸熟服食。以上方法如果无效,要去医院就医,让医生辨别是温燥还是凉燥,以便辨证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