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锌了有很多表现,所以父母只要好好观察还是能够早知道的,及时补锌,能够避免宝宝因厌食等导致的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发育,下面这位妈妈就很后悔没有及时观察到宝宝缺锌。
小童童一岁时去儿研所检查,发现缺铁缺锌,当时我做出的决定,是食补。可是我不明白我说孩子缺铁缺锌,为什么这些话会被自动屏蔽掉,大家不乐意听到这些,好像全家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这件事,只有我一个人在周末忙着给孩子做铁锌大餐。
对于吃,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最后的底线了,身体是一辈子的事,说话晚点,会的东西少点,娇气点,自理能力差点,以后都还有机会弥补,可是身体不好,以后还 如何弥补呢?眼看着孩子身高从中上几乎到达上限,慢慢变成了中上,慢慢变成了中,体重从几乎超重,到了中上,到了中,现在有往中下走的趋势了。我真的很想 不着急。可是我能怎么样呢,老人的观念是填鸭式的,只在乎量,不在乎营养的全面,吃得多拉得多就值得炫耀。至于吃的是什么不在乎,只要吃得多就好。孩子他 爸是吃西红柿疙瘩汤长大的啊,不也一样长大了,我哪来的那么多营养的讲究啊。
孩子喜欢吃西红柿面汤,喜欢吃稀烂的东西,不喜欢吃米饭, 不喜欢吃需要咀嚼的东西。不能咀嚼就限制了很多的食物品种,只能吃那些能做成稀烂的东西,而且做成稀烂了以后,很多营养都会流失掉。于是,再一次又一次要 求将食物做的不要那么稀烂无果后,我只好在周末给童童做饭的时候,特意做的不那么烂,需要咀嚼,可是童童不喜欢吃啊,边吃边吐,可是,这时候,就会有人炫 耀说:“我们平时吃的好着呢,做的一大碗都能吃了。”这个时候我能说什么呢?面对这样的炫耀,我能怎么想呢?
于是,借着回娘家暂住半个 月的时候,妈妈真是跟我一条心,变着法的做各种发面饼,做各种需要咀嚼又不硬的好吃的,帮我把童童不咀嚼的问题改了过来。于是,我长出一口气。可是,可是 呢,回家后,很快,童童又怀孕枰咀嚼的东西了,为什么,自然不用说了。我应该怎么做?我还能怎么做?
好吧,我放弃了,至少,至少,在 种类上不要那么单调吧,至少,让营养能全面点吧。终于,这还是有所改观的,早餐从一成不变的鸡蛋羹,变成了二米粥加煮鸡蛋,正餐从一成不变的西红柿面条, 加入了蘑菇,青菜,炒菜有了西红柿炒茄子炒土豆,饺子是白菜馅的,包子是胡萝卜馅的,肉从鸡肉,猪肉,加入了虾和三文鱼。虽然,没有摆脱过胡萝卜,土豆, 茄子,白菜,平菇,菠菜,小白菜这几种。至少是比以前丰富了一点。
我想,虽然差强人意,但这已经是我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争取来的了,再要求多了,就会有很多人不乐意。甚至,我开始掩耳盗铃,我不想知道孩子每天都在吃什么,我也不过问了。我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孩子吃得很好,很对。
孩子一岁半了,去检查还是缺锌,我已经没有雄心壮志给他食补了,于是,我很疲惫的说:“那就开药吧”。想想一岁的时候,我是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医生的开药 的提议,说着我们要食补。可是,半年后,事实证明,食补失败了。听说开了药,大家都松了口气。我想,没有人愿意看见孩子缺锌,这是肯定的,可是,只有我一 个人是想用食补的,药补省了多少事啊。好吧,大家都省事了吧,没必要为了这个闹得鸡犬不宁的,我承认我自己也觉得松了口气。
一家人其乐融融,没有不知足的“过分”要求,没有人因为被要求而不乐意,多好啊。
看着小童童很快就把那瓶葡萄糖酸锌喝下去了,我潜意识里想着:“小童童终于不缺锌了。”可是,可是,我的小童童,发烧了,莫名其妙的,最高39.6度, 我们除了六颗消食丸,从没吃过药的小宝宝,第一次吃了泰诺林,因为实在是太高了,我们不能再淡定了。吃了药很快退烧,第二天晚上又发烧,白天又退烧,晚上 又发烧,没有任何症状。我开始怀疑,是晚饭后的葡萄糖酸锌惹的祸,于是,我上网查了,发现虽然少之又少,但,确有吃了葡萄糖酸锌导致发热的案例。随之而来 的,药物补锌的弊端再次被翻出来了。我想我的孩子,也许由于某种我不知道的原因,是不能服用补锌药物的那一类。
我开始深深地自责,为什 么我不坚持呢,为什么我不能为自己的孩子再争取一些呢?就为了盛世太平,为了家庭和睦,就让这么小的孩子受罪吗?如果,如果我再坚持坚持呢。至少,这次还 有如果。如果在以后的某一天,有无法弥补的错误发生了,我作为一个妈妈,作为明明知道这样不对的人,难道就因为其他人的不认同,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个错误在 我的孩子身上发生,到那个时候,再来后悔,还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