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憋屎憋尿害处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渐趋完善,自控能力增强,在客观条件不允许排便或排尿时,能暂时憋一下,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因贪玩或成人的干预,强忍大、小便,时间一长,便意自然消失。但是,经常性地憋屎、憋尿对小儿身心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
1.憋屎易引起习惯性便秘
排解大便动作是由神经系统支配的,当直肠内存积粪便后便会刺激肠壁末梢神经产生冲动传入神经中枢,最后由大脑发出信号,才会引发排便动作,将粪便排出体外。如果经常强忍抑制便意,会使肠道内末梢神经对粪便刺激的敏感度减弱,粪便、水分被过多地吸收,便意也就消失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惯性便秘患习惯性便秘的孩子一般情况良好,但因粪便积蓄在肠道中,腹部感到膨胀不适。对于这种便秘,单纯地依靠改善饮食往往效果欠佳,但也不能一味地依赖通便药物,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使之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在小儿排便时要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更不要逗引孩子、给孩子讲故事等,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用些通便药物。
2.憋尿易引起尿路感染
强忍小便,可造成尿路感染。储尿的膀胱上方有两根输尿管,尿液就是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膀胱的下口连接尿道,这是排出尿液的通道。
当孩子憋尿时,膀胱内尿量极度充盈,压力增加,就可使膀胱内的尿液向输尿管反流。若幼儿经常憋尿,可使输尿管下端经常处于反流状态或尿潴留,这就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会引起尿路感染。若不及时彻底治疗,将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因此,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家长和幼托工作者教育孩子千万不要憋屎、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