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期打针有害健康

宝宝长期打针有害健康,有些家长以为打针可以让生病的宝宝好得更快,于是当宝宝生病时就带宝宝去医院打针。

其实经常打针对宝宝的健康来说是不好的,会使宝宝的肌肉造成机械性损伤或者出血,甚至会引起宝宝肌肉出现硬结,严重的还会形成纤维化,导致宝宝肌肉挛缩。

肌肉挛缩常见者有:

臀肌挛缩

经常在臀部上注射,有可能会导致宝宝臀肌挛缩。宝宝患上臀肌挛缩后,外观上后臀部缩小,外上侧呈凹陷,臀部扁平,臀肌萎缩,臀部皮肤有时呈柑橘皮样。另外,患儿足尖向外呈“外八字”形,患儿双膝并拢时不能下蹲,必须将两膝分开才能下蹲,行走时步态摇摆患儿不能快速或走或跑步。

股四头肌挛缩

在幼儿的股四头肌注射药物,是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患儿主要的症状有:膝关节呈伸直状或者过度伸位僵硬,屈膝范围很小或者不能屈膝;髌骨发育小而且位置较高(又称髌骨高位症);大腿肌肉萎缩、扁平、变细,皮肤缺乏弹性及移动性;触摸患儿腿部深部软组织有坚韧感,或者触到纵行条索状物。膝关节做主动或被动的屈曲活动,总是很难停留在一个角度上。

三角肌挛缩

主要表现为患儿上臂不能够贴近胸壁,如果勉强使其贴近,则同侧肩胛骨会向后方翘起,呈现“翼状肩胛”状。三角肌中还可有纵行条索状硬结,触之有痛感。

臀中肌挛缩

臀中肌发生挛缩,患儿走路时往往脚尖朝内,呈“内八字”形。触之有疼痛,可以摸到局部硬结。

为了预防肌肉挛缩的发生,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生病要尽可能采取服药的方式治疗,千万不要让宝宝长期或大量肌肉注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