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疹的特点

风疹为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流行季节为冬、春季,小儿普遍易感,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孕妇早期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10~20日。

1.前驱期:咳嗽,喷嚏,流泪,流涕,咽痛,结膜炎,前额痛,发热,体温38—39℃,呕吐。发热半日至1日后出现皮疹。

2.出疹期:疹痒多白面、颈而发,迅速(多在1日内)蔓延躯干、四肢遍布全身,掌、指(趾)少见皮疹。为浅红色斑丘疹,分布均匀,疹间皮肤正常。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3.恢复期:3—6日后皮疹消退,可见麸糠样脱屑,轻微瘙痒,体温下降至正常,肿大之淋巴结迅速消退,但也可持续肿大数周后方消退。

[诊断]

1.2--3周内有风疹接触史。

2.有发热,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3.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4.血清中风疹为IgM抗体阳性。

5.恢复期血清风疹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上升4倍以上。

6.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风疹病毒。

7.本病须与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等出疹性疾病相鉴别。


批评孩子忌三件事

感冒总不好补点维C
 

教给孩子六个道理
 
 对宝宝而言,哲学恐怕太过抽象和枯燥,所以爸爸.....[详细]
  · 到社区提问相关问题
· 如何带宝宝轻松看病
· 宝宝蛀牙怎么办
· 新生儿为何发鹅口疮
· 高危新生儿须早治疗
· 3大策略搞定顽皮宝宝
· 喂养宝宝的8宗罪
· 保护眼睛的实用方法
热点话题
相关阅读

 

 

(1)与麻疹鉴别:麻疹约在发热3日后出疹,发热重,体温多在39度以上,且伴有明显的呼吸道卡他症状,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魔,疹退后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风疹约在发热1/2-1日后出疹,发热较轻,体温约38—39℃,无明显呼吸道卡他炎性表现,无黏膜斑,伴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2)与猩红热鉴别:猩红热的皮疹呈猩红色,密集成片,弥漫全身,疹间皮肤充血,疹退后可见大片状膜样脱皮,病程中有杨梅舌,口周苍白圈,线状疹等特殊体征。风疹的皮疹呈玫瑰红色,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疹后有轻微糠麸样脱皮,特殊体征为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3)与幼儿急疹鉴别:幼儿急疹多发于6个月~1岁婴儿,发热约3天后热退疹出。风疹1岁以下婴儿少见,发热1/2—1日后出疹,出疹后体温渐降。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对症处理:退热、镇静治疗,见“感冒”节内容。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病毒唑)10—15mg/kg/日,分2次肌注,威力宁2—4片砍;每日3—4次,口服。

2.中医药治疗

(1)邪郁肺卫:发热,咳嗽,疹色淡红,分布稀疏,咽痛,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解表透疹。

方药:金银花、连翘各15克,生地12克,蝉衣、丹皮、芦根、大青叶各10克,竹叶、桔梗、生甘草各6克。

(2)邪热炽盛:高热,咽肿痛,耳后及枕部淋巴肿大,疹色深红或紫暗,头痛呕吐。舌红或绛,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透疹。

方药:连翘15克、生地25克、地丁12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蝉衣6克、生石膏(先下)25克、丹皮10克、大青叶10克、紫草6克、天花粉10克、生甘草6克。


批评孩子忌三件事

感冒总不好补点维C
 

教给孩子六个道理
 
 对宝宝而言,哲学恐怕太过抽象和枯燥,所以爸爸.....[详细]
  · 到社区提问相关问题
· 如何带宝宝轻松看病
· 宝宝蛀牙怎么办
· 新生儿为何发鹅口疮
· 高危新生儿须早治疗
· 3大策略搞定顽皮宝宝
· 喂养宝宝的8宗罪
· 保护眼睛的实用方法
热点话题
相关阅读

 

 

[预防与调养]

1.风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第5天。

2.孕妇、儿童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3.可接种减毒风疹活疫苗。有接触史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或免疫血清。

4.患儿应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

 


批评孩子忌三件事

感冒总不好补点维C
 

教给孩子六个道理
 
 对宝宝而言,哲学恐怕太过抽象和枯燥,所以爸爸.....[详细]
  · 到社区提问相关问题
· 如何带宝宝轻松看病
· 宝宝蛀牙怎么办
· 新生儿为何发鹅口疮
· 高危新生儿须早治疗
· 3大策略搞定顽皮宝宝
· 喂养宝宝的8宗罪
· 保护眼睛的实用方法
热点话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