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专家:帮宝宝摆脱恐惧阴影的方法

宝宝会有恐惧心理是正常的,而且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恐惧事物是不一样的,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更好地照顾孩子,摆脱心理恐惧和阴影呢,下面看看专家的介绍吧!

1、带(照顾)宝宝的人不应频繁更换

谁带宝宝的时间长,宝宝对谁的信赖会更大。心理学研究证明:父母与孩子所建立的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能使孩子有安全感,敢于探索和冒险。所以为了使宝宝获得安全感,父母或常带宝宝的人应当在平时照顾宝宝的过程中,细心、敏感,能够及时满足宝宝的要求,让宝宝有充足的安全感。

2、给宝宝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

环境对于宝宝有没有安全感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让孩子远离恐惧,首先,父母应当尽可能保证宝宝活动空间的安全系数,避免出现各种意外的安全事故,不要过于人多嘈杂,更要远离噪音、争吵、打斗,使其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状态。此外,不要让宝宝受到过于突然和大的刺激。总之,对于照顾宝宝的人来说,要时刻提高警惕,让危险远离孩子。

3、让宝宝有适当的锻炼

只保护也是不行的,还要为了防止宝宝害怕,应适当地让宝宝锻炼,这也是增强宝宝恐惧免疫力的有效途径,比如,对于周岁以内的宝宝,经常让宝宝练习坐、立、爬等动作,可以减少宝宝对身体运动的恐惧;再大一些的孩子,要经常带宝宝到室外活动,扩大宝宝的交往范围,可以减少他对陌生人的恐惧,也容易培养活泼的性格,做到不怯场不怯生。

4、家长要注意教育宝宝的方式、方法

如何教育对宝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作为爸爸妈妈,应当格外注意对宝宝的教育方法。不能一味的批评,有句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相信家长都知道,适当的赞美一个宝宝会培养宝宝更自信的性格。

当然,还有一些情况需要注意,比如成长经历中孩子曾经有过不幸的经历,如火灾、地震、战争等,孩子的心中就会留下恐惧的阴影;再比如,孩子本来并不怕打针,当有过一次被刺痛的体验后,再看到医生使用注射器就马上和疼痛联系起来,结果对打针以及对医生和注射器都会产生恐惧情绪,因此,有的家长会拿孩子害怕的打针再来吓唬孩子,让孩子恐惧感就更强了,这是不对的。

帮宝宝摆脱恐惧阴影的方法也并不止是以上的几种,如果自己的宝宝受到了惊吓而恐惧某一种事物,家长更不应拿孩子害怕的事物再来吓唬孩子,比如“不听话就给你打针”这样的语言,这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而许多宝宝都被称之为“窝里横”,就是因为不常与外人接触的原因,这也是缺乏人际交往锻炼的情况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