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做作业时老是坐不住,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是不是有多动症啊?”“我儿子上课时老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还离开座位走动,离开教室……”“我的孩子话多,大人说话爱插嘴……”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看“病”,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动症”,该怎么治疗。
“多动症”属于行为异常
据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科科长朱晓华介绍,“儿童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在学龄儿童患病率为3%~10%,“儿童多动症”起病于7岁之前,约一半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可持续至青春期,一些多动症儿童的部分症状甚至会持续至成年期。
据介绍,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刘俊德说,“儿童多动症”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属于注意缺陷障碍范畴。多动症有的在孩子两岁左右就出现症状,多见于八九岁前。
轻度行为训练可治愈
朱晓华说,儿童多动症的病因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有些找不到病灶”,目前认为其原因有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脑组织器质性损害、代谢障碍、遗传因素等。此外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也可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
刘俊德认为,多动症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的完善,大多数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