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然要走向独立
孙瑞雪
很多成人认为,独立性是培养出来的,更有人认为,把孩子在很小年龄全托出去是培养独立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走向了独立。最早的独立首先是功能上的独立,儿童不断地使用自身的每一个功能,以达到独立:口、手、腿……最后逐渐走向内在的心理、意识……的独立。
婴儿脱离母体就意味着他不再依赖妈妈的身体而存活。
6个月时,婴儿的胃里开始产生消化食物的酶,在独立之路上婴儿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不再依赖母乳而生存。
1岁时,婴儿开始独立行走。
2岁时,婴儿开始对他人说“不”,在意志上想把自我和他人区分开来。这个“不”是人生中第一个独立宣言。
3岁~6岁期间,儿童逐渐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区别于他人的内在模式和秩序,自我基本成形,在心理、意志、情感、思想上奠定了人格独立的基础。
6岁~9岁期间,儿童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有关生活的常识和艺术的品质,建立了属于自己文化特质,自我的形成加进了人类文化的特质。
9岁~12岁期间,儿童开始有了有意识的学习心智,他的认知不再受环境的限制,而是能扩展到整个宇宙。此时儿童的道德感开始形成。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的第二个时期(第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是0岁~3岁),他未来对智性方面的兴趣视这一时期环境提供的机遇而定。这就是为什么小学要给孩子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孩子接触各种学科。我们的小学开设了11门课,除传统课目外,把科学实验课细分为:力学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气象学实验、地质学实验、化学实验、工程学实验、天文学实验。把自然学科细分为:天气、夜空、人体、昆虫、有壳生物、哺乳动物、海滨、岩石和矿物、沙漠植物、树、花朵等等。音乐课也细分为:乐器、芭蕾、欣赏等。还有社会实践课、讨论课、陶艺课等。有了这样一个宽泛的知识基础,一个人就容易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决定将来在哪一个领域内进行深度探索。理想就是在这过程中自然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