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男孩的挫折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凭几件事就可以见效的,父母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将来他们才能在人生浩瀚的大海中力挽狂澜,勇往直前。
挫折是人生路上必经的坎坷,当男孩面对挫折时,家长应教育孩子不要害怕挫折,鼓励孩子战胜挫折。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但决不能包办。当男孩战胜挫折时,及时给予赞赏,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孩子失败了也不要埋怨,更不要奚落,而是帮助他从失败走向胜利,帮助他跨越挫折。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到了四岁还不会说话,大家都怀疑他是低能儿。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对他没有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发展爱因斯坦的智力。他给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儿子每搭一层,父亲就表扬和鼓励一次,就这样,爱因斯坦一直搭到十四层。
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表现平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老师甚至对父亲说他将一事无成。面对大家的讽刺和讥笑,爱因斯坦十分灰心丧气,甚至不想去学校,不愿见到老师和同学。父亲却鼓励他:“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让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母亲对于爱因斯坦,除去百般疼爱和呵护,更多的也是鼓励。有一次母亲带他和亲友一起郊游,别的孩子都在游泳或爬山,只有爱因斯坦一人默默地坐在河边,静静地注视着水面。亲友忐忑不安地问母亲,他是不是神经有毛病,一定要趁早带他去医院做检查。母亲却十分自信地说:“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父母的鼓励和爱促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后来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爱因斯坦的故事中可以发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家长对孩子热切的期望、适当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将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
有些家长因为儿子考试成绩不好,就对他产生失望的心理,甚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也丧失信心。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消极地看待自己,久而久之,还会变得思维僵化,反应迟钝。对男孩的教育,不能直接进行批评和奚落,应该采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经常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设想,“失败离成功不远了,只要继续努力一定成功”。家长的鼓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逆境挫折都不会担心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