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不开心的事情时,你是让他痛痛快快的哭出来?还是让他忍住痛苦不能哭呢?有时当孩子大哭时很多父母常做的就是夸孩子勇敢,不让孩子哭出来。岂不知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会发泄自己的情绪呢?
早上十点多,我正在户外安全区照顾小朋友,校医抱着小静走到我身边,并对我说:“刚刚在楼梯口,小静被一个小朋友打了,她的右手臂红了一块儿,已经及时给她擦过药了。”我赶紧接过小静,我觉得此时应该先安抚她的情绪,然后再找那个小朋友解决问题。
在我怀里的小静此时正低着头,只见她双手拿着小毛巾放在嘴边,很安静。我看不出她脸上的表情,也感觉不到她有丝毫的情绪……“小静。”我轻声地唤了她的 名字,她没有回应。我再次尝试叫她,并轻声地问她:“你还好吗?手臂疼吗?”她摇了摇头,接着忽然抬起头笑着对我说:“我很勇敢,我没有哭!”
是 的,她的脸上是挂着笑容的,可是我看见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是在强忍着啊!我的心被刺了一下,把她抱得更紧,并对她说:“没关系的,如果你想哭的话可 以哭出来,就算哭了老师也会认为你很勇敢的。”小静把头低得更低了,我感觉到她的身体开始抽动。我边轻抚着她的背边对她说:“如果觉得难过就哭出来吧!老 师会陪着你的。”慢慢地,小静开始释放她的情绪,虽然没有很大的哭声,但我能感觉到她此时是多么的伤心。
接下来我陪着小静去找那位小朋友问题解决,同时我反复思考:为什么小静会这么压抑自己?是否曾经有人对她说过,不哭就代表勇敢,让她认为不哭就能得到别 人的认同?成人也有需要宣泄情绪的时候,为什么却把一个孩子宣泄情绪的权利给抹杀掉?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为孩子的情绪找出口,理解 并接纳他,让孩子的难过、痛苦得到有效的宣泄,使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同时心理也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点评:人们很容易把成人世界的规则传达给儿童,使儿童承受许多压力,这显然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孩子的情绪也需要及时宣泄,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也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