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妈妈都知道晒太阳利于孩子骨骼成长,还补钙,因而到了春天会经常带着孩子去晒晒太阳,专家介绍说晒太阳也是有学问的,要选择合适的地点、适当的时间等,另外上午十点晒晒太阳最好。
1、选择适当的时间
孩子满月以后,即可常抱出户外晒太阳。时间以上午6-10时为宜,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哪个季节,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尤其是中午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这个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婴儿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为宜。
或每次15-30分钟,每天数次,如发现宝宝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回家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宝宝擦身。也可晒一会儿、到荫凉处休息一会儿。
2、给宝宝穿得少些
有的妈妈带宝宝晒太阳时,怕宝宝感冒,给孩子戴着帽子、手套和口罩,殊不知这样晒太阳很难达到目的,因为春天太阳中的紫外线较夏天弱得多,紫外线要透过衣物再到达皮肤就很难。给宝宝晒太阳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条件,尽可能地暴露皮肤。
3、注意照射的部位
应避免阳光直射头部,也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有的妈妈怕宝宝吹风,常隔着玻璃让宝宝晒太阳,岂不知紫外线穿透玻璃能力较弱,大部分紫外线阻挡在外,故而降低了阳光的功效。
4、晒太阳前别洗澡
晒太阳时不宜空腹,最好不要给宝宝洗澡。因为洗澡时可将人体皮肤中的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去,减低了促进人体钙吸收的作用.
上午十点给宝宝晒晒太阳
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为具有多重任务的母亲带来了好消息,即与由母亲在家照看的幼儿相比,在外工作的母亲的幼儿,其社交能力和智力发育基本一样。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母亲工作后,她们的幼儿在语言技能、智力测试和发育方面与由母亲在家照看的幼儿相类似。
幼儿发育与母亲是否工作无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053位母亲所写的一天24小时日记进行了评估,这些日记记录了她们的幼儿不到一岁时的情况。同时,还对母亲与幼儿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评述。研究人员还要求母亲们对她们的幼儿进行心理测试,设计一系列的标准试验对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智力发育,包括记忆力、单词以及像时间和地点这样的概念进行了测试。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有更多刺激性的家庭环境———各种书籍、玩具和游戏材料,如果母亲带幼儿离家出去玩并跟幼儿说话,幼儿的发育往往会更好;如果母亲对她们的幼儿很敏感,能对幼儿的需求作出反应,也能增强幼儿的发育。母亲与她们的幼儿在一起的时间多少对幼儿的发育影响很小,与母亲是否工作无关。
研究人员说,有工作的母亲与她们的幼儿在一起的时间要少,但她们会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来弥补。不过,使人们感到惊奇的是,母亲同她们的幼儿在一起的时间多少似乎对幼儿的发育影响很小,而幼儿似乎对家里的环境和与母亲在一起时的质量更敏感。因此,不能只根据母亲与她们的幼儿在一起的时间多少来预测幼儿的发育状况,而母亲与她们的幼儿在一起都做些什么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