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分离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可能上过学的孩子们还好一些,但是对于那些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种新的幼儿园生活会让你感到异常的焦虑。这种情况称之为分离焦虑症,那么怎么让小宝宝健康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呢?分离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宝宝初入园易现分离性焦虑

宝宝初入幼儿园,是他们面临的一次重要挑战。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做着不熟悉的事情,再加没有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在身边,一时失去了感情的依托,很多宝宝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仔细观察,这种分离性焦虑的原因和程度跟以下三点有关:

1. 跟宝宝的性格气质有关

一般外向型宝宝能很快跟其他小朋友玩到一块去,因此入园后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而内向型的宝宝则因胆子较小,社会交往能力较差,不太能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对集体生活不适应时,便易出现恐惧、害怕、大哭大闹等。

2. 跟宝宝的生活经验及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有关

有些宝宝虽然已经3岁了,但在家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技能较低。到了幼儿园陌生环境中,会有本能的不安全感与不适应感,因此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3. 跟家教方式及宝宝对家人的依恋程度有关

太过于依恋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宝宝,初入幼儿园时,会因过度担忧与这些亲密的家里人再也不能相见而导致焦虑。还有一些宝宝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上幼儿园心存不安。比如,有些父母在宝宝做错事时会吓他们:“再调皮的话,就送到幼儿园让老师去教育”。这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无形中给宝宝增加了心理负担,让他们对幼儿园没有好感,以为爸爸妈妈是因为不喜欢自己了,才把自己送到那里去的。

大多数的小宝宝们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入园焦虑症,有些孩子适应能力强,会很快的适应幼儿园,但是有些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老师共同帮忙,帮助孩子尽快的摆脱分离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