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和王老师的讲座我经常听,但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有不同的触动。聆听这次公益讲座,我深深地被触动,并思考着。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儿女的父母,然而你给他们什么样的爱、什么样的教育,就决定了孩子未来成为什
死亡是指生命的离去,离去是一种感觉。   离去,什么离去了?   离去后到哪里去了?   一个有趣的问题,而尽可能不是一个恐惧的问题。   对于儿童来说,死亡作为感觉而存在。一个孩子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致使自己触及到“死
记者:如今,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社会交往增多,许多年轻父母都嫌自己带孩子麻烦、误事,都想把小孩交给老人、保姆看管,等孩子长大了,麻烦事少了,再接回家自己看管。李老师,您觉得这些年轻父母的如意算盘真的很“如意”吗?   李
很久以前,有一座城市,从它的中心街区向左数,住着十二户人家,向右数也住着十二户人家。左右十二家各有十二个姑娘,中间一家住在核心位置。可是,左边的十二个姑娘过得都很悲惨,死的死、伤的伤、有病的有病、被掳走的被掳走、被
我们常常让孩子置身于一个适合成人存在的环境,比如:我们不想把那些易碎品从一个刚蹒跚学步的孩子手边拿开,但如果东西被打碎了,我们便会怒不可遏。不久前,我看到一个父亲在看足球赛时,打了他两岁的孩子一个耳光,原因是孩子站
小孩子从幼儿园乍一入小学,都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办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发现,好的
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优秀的品德。然而优秀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要靠平时不断的培养。培养优秀品德的渠道很多,最关键的是家长的教育、感染和影响;培养优秀品德的方式也很多,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做
父母过度保护导致孩子胆小过分保护是在父母怕孩子吃苦受累的思想支配下产生的。父母过于小心,不让孩子干这做那,让孩子逐渐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改变孩子的怯懦心理,首先就要改掉大人的过分保护。   有意识地为孩子创
接电话——迅速换尿布   贝贝爸爸:我给1岁的女儿换尿布时,他总是不停地动,常让我无法进行而失败。据观察发现,女儿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抢我或***妈的电话,所以我就投其所好,发明了一个让她不动的方法。要换尿布时,我就假装
晚饭半小时后,我轻推女儿的门,想叫她出来吃冰镇西瓜,发现她居然锁了门,我敲门时,她在里面不耐烦地说:“别敲了,我正在有事,你们先吃,我等下就出来!”这鬼丫头,有什么要紧的事,居然连我都不让知道?   女儿十三岁了,已经进入了多事
记者:孩子小的时候,什么样的教育都容易,一旦孩子长大了,教育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重视孩子的事,等孩子长大了,出现问题了,才想到花钱买教育。父母花钱能买到教育吗?   李玫瑾:如今的金钱社
记者:在很多爸爸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思维模式:只要我事业成功,能够为家庭挣到足够的钱就是对家庭、对妻子、对孩子负责。至于看管、教育孩子的事,属于妈妈的管辖范围,与爸爸关系不大。挣不来钱可以追究爸爸的责任,没有教好孩子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很多父母担心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在不经意间被孩子学去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可家长的习惯已经形成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父母大都希望孩子能够像自己,最好比自己更优
记者:既然爸爸对孩子的命运、前途起着这么重大的作用,那么,做个好爸爸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呢?   于秀:在孩子的生活里,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如果作为一个父亲,你从孩子会说话时就注意每天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而
记者:事业是男人的理智依托,妻子、孩子是男人的情感依托,很多男人都难以把握这两者的平衡。您对父亲教育很有研究,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可以学习、借鉴的行为模式吗?   于秀: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看到美国人的周末通常是这样度
记者:可在经济浪潮、酒桌牌桌浪潮的推动下,咱们中国爸爸,不由自主地就投身这股浪潮,成为这股浪潮的主力军。他们虽然为人夫为人父,却没有多少父教意识、家庭责任意识,怎么才能使这些爸爸回心转意呢?   于秀:在家庭文化浓郁
针对母亲们所关切的育儿与儿童健康课题,山大齐鲁医院儿科近日对济南380名母亲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介于26-35岁的年轻母亲,育有5岁以下的婴幼儿。调查中,爸妈们五花八门的育儿观“雷”倒了专家。医生称,真正的早教应该是教
记 者:如今的每个家长都是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的,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送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成了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父母花钱越多就等于给孩子爱越多?父母花钱越多孩子就越有出息吗?   陶宏开:每个父母都是爱孩
记者:很多爸爸每天也能回家吃晚饭,但仅仅回家吃晚饭并不一定就能跟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爸爸怎么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于秀:如果你已经是一位能够坚持每天回家吃晚餐的父亲,那么请你遵守如下原则:   切忌在
记 者:教育孩子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当今的社会风气对孩子都有哪些不利影响?怎么才能发挥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呢?   陶宏开: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