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得健康,可是要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呢?现在我们来看看育儿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对你育儿有所帮助!
一、充实保健知识:阅读声誉良好的育儿书刊,以获得正确的儿童保健资料,避免听信人云亦云的谣言、或是网络上流传没有根据的种种说法。
二、以身作则,养成孩子有益身心的生活习惯:例如,家长们自己就要规律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物等,因为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家长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未来就演变成他们的习惯与行为。
三、预防孩子遭受意外事故:我国一~四岁儿童死亡率之首位为事故伤害,其中以交通事故及意外溺水为主,家长对于车祸及溺水的预防要特别小心。
四、小孩要定期接受预防接种:疫苗是已知预防恶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经常有国内外另类医疗人士散布“疫苗有害论”的观点,这些都经不起现代科学的辨证!试问,在没有疫苗的古早年代,为何儿童夭折的比率这么高?历史上那些可怕致命的疾病:天花、小儿麻痺、白喉,都到哪里去了?
五、小孩要定期接受成长、发育的评估及营养咨询:儿童成长、发育缓慢,有时是正常的现象,可是有时却是潜藏疾病的表征。反之,因为某些新陈代谢异常,或营养不良造成成长、发育较缓慢的儿童,也有可能较容易受到病魔的侵袭。不可不谨慎。
六、随时都要仔细观察小孩子的变化:小孩生病时变化很快,年纪愈小变化愈快,尤其是小孩子如果有持续性激烈呕吐、眼神涣散呆滞、活力欠佳、呼吸急促等现象时,应该马上送医,即使半夜也必须立刻送急诊。
七、学会正确、有组织的叙述孩子的病史:从关键症状开头,告诉医生何时开始的、是否愈来愈严重、伴随哪些事件(或其他症状),如果有发烧,一定要量体温。过去有没有类似症状,用过哪些药物等。
八、固定找一位能倾听病史、仔细检查的儿科医师:婴幼儿的疾病大半为伤风感冒,很多常用感冒药在小孩身上并未被证实有效,或是只能短暂改善症状,所以正确诊断及花时间解释病情,可能比开一大堆药方更重要。
九、善用3C产品录像或录音:有些不定时出现的症状,如腹股沟疝气(俗称坠肠),当腹压降低时,跑出来的肠子又会回到腹腔内,症状会消失,让医生不能确诊,所以肠子跑到腹股沟形成肿块时,最好能录像或摄影给医师参考。有些皮肤疹子、拉肚子时的粪便,也可以照相起来给医师看;小孩子呼吸或咳嗽时发出奇怪的声音也可以录起来,给门诊的医生参考。
十、家长想要做检查或使用治疗药物时,可以坦率的和医师讨论,但最后也要尊重医师的专业决定:例如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也大部分都不需要影像检查。家长若因爱儿心切,强烈要求医生开立抗生素或是要求照胸部X光(胸片)检查,是不恰当的,因为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并造成细菌的抗药性,而胸片虽然放射线剂量很微量,毕竟还是不必要的暴露。
十一、遵从医嘱服药回诊:若孩子的恢复不如预期或有新的症状出现,或服药后有副作用,都应该和医师再讨论。
上面介绍到的各位家长都了解了吗?希望家长们都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养育出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