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外伤常发生 该如何处理?

眼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眼睛如果受伤,严重者会导致失明。小儿的安全意识较差,眼外伤是儿科门诊常见的一种情况,给幼儿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那么如果出现眼外伤,那么我们该如何及时的处理呢?

我国儿童眼外伤占全部眼外伤的12.4-40.4%, 1-3岁的孩子由于刚学会走路,步态蹒跚,很容易跌倒,因而碰到桌椅的棱角、地面的石块或手里拿着的玩具等造成眼外伤。

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打闹,玩弄棍棒、剪刀、弹弓、针管及爆竹等,由于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对可能触发的伤害认识不足,自我保护及躲避伤害的能力差。因此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眼外伤。

孩子眼外伤如何处理?

当孩子不幸发生眼外伤时,家长往往惊慌失措,手忙脚乱,这非常不利于患儿的救治。这时家长应首先冷静下来,对于酸碱等化学烧伤,应尽早清除溅入眼内的化学物质,在受伤现场用清洁的水反复冲洗眼部,或将脸泡入水中,使溅入的化学物质稀释或清除,然后到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有些家长在孩子受伤后,一味追求大医院,路途耽误大量时间而延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因此在孩子眼睛受伤后切记:争分夺秒、就近求医。

怎样预防儿童眼外伤?

儿童眼外伤常造成严重后果,虽然经积极治疗,但某些严重眼外伤所造成的失明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因失明而成为终身残疾者达60%以上。防患于未然,是避免或减少儿童眼外伤发生的根本办法。首先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加强家长、教师、保育员以及儿童本人的安全教育,使人人都认识到眼外伤的危害性及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不要让孩子玩耍尖锐的物品,锥、针、铁丝等要严加保管;加强对玩具质量的管理,玩具枪、仿真枪的冲击力不要太强太猛;不要让儿童接触到酒精、石灰、水泥等化学物品;加强一次性注射器的管理,禁止流入社会特别是学校或幼儿园;不要让孩子观看电焊火花或在阳光较强的雪地上玩耍;更要让孩子远离爆竹。

眼外伤是幼儿高发的一种意外情况,威胁着宝宝的健康,会损伤视力甚至致盲,希望家长们要做好安全防护,出现眼外伤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