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妈妈或者奶奶照顾孩子,上学之后也是女性教师居多,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会导致男孩越来越缺乏男子汉的气概,甚至一些男孩出现了女性化的情况,那么我们该如何男孩的性别意识混乱的情况呢?下面来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教育男孩的。
男孩性别意识混乱如何避免
在我国的现状下,有一项问题值得重视,那就是父亲在性教育尤其是男孩子的性教育中比较缺位。这也是造成男孩性别意识混乱的一个原因。
要避免男孩性别意识上的混乱,最主要的是父亲应该尽可能地参与养育孩子的过程。婴儿在四五个月时,如果由父亲带孩子,孩子会更勇敢、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父亲要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面的榜样,不妨多和孩子多讨论这方面问题,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在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则。而对于选秀文化中的中性化潮流,家长要对小孩进行引导,告诉他这只是一种表演。
要避免男孩性别意识混乱,父亲要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培养男孩养成运动的习惯。培养运动的习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和促进社会化,而且对于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特别重大的积极作用。当然,女孩也是需要运动的,只是男孩的需要更加强烈。随着男孩长大,运动的强度和难度要相应增加,自然需要较为专业的指导。作为父亲,即使不擅长做运动,也要积极鼓励孩子做运动,培养他养成这个习惯,甚至带头和他一起做。
对于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若想避免男孩女性化,可以尝试找一个“代理父亲”这样的角色长期与孩子进行交流。“代理父亲”可以是舅舅、外公或者其他男性亲戚,运动教练也可以,像“飞鱼”菲尔普斯,虽然他父母离异,但他很小就与游泳教练认识,这对于他男性特质的形成是有帮助的。
看看世界各国如何培养性别意识
蓝色&粉色
英国和德国,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用颜色来分辨性别男孩用蓝色毯子,女孩用红色毯子。宝宝本没有性别意识,但是大人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起宝宝的性别意识。从出生开始就穿着某种颜色的衣服,让宝宝感到这种颜色属于我。
裤子&裙子
让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裤子。因为摇曳着的裙子能让女孩从中获得温柔如水的特质,多样的裙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女孩特殊的审美能力。而直挺挺的裤子能让男孩养成刚毅、果断的个性。
爸爸帮洗澡&妈妈帮洗澡
德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基尼认为从小就应该让孩子知道,男孩的身体像爸爸的身体,女孩的身体像妈妈的身体,而且这是孩子最早了解人体和性别的启蒙教育。
拥抱&亲吻
在德国,如果男孩表现好,父母会给他们一个结实的拥抱,拍拍男孩的后背。而女孩得到的是一个甜蜜的吻。这是因为男性需要被认可,拥抱恰好代表着肯定,而女性需要被呵护,亲吻恰好代表保护和关爱。
挑战性运动&体操
英国的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爸爸带着出去爬山或游泳,小女孩则被妈妈带着去练体操。挑战性的运动能让男孩坚强、不畏艰险,体操的柔美正好与女性的身段相合,能培养女孩温柔、平和的个性。
我们要重视家庭的教育,性别意识的教育也要注意,在男孩子三四岁有性别意识萌芽时,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男子汉气概,这样才能利于孩子日后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