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宝宝打呼噜的原因

以前为父母们介绍了宝宝打呼噜的危害,家长朋友们要提高警惕,当然我们要及时的了解孩子打呼噜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处理孩子打呼噜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孩子打呼噜的原因及调理方法。

正常的打鼾情况有哪些?

1、遗传因素决定

美国科学家发现,父母中只要有任何一方经常打呼,他们宝宝打呼的几率就比父母不打呼的宝宝高出3倍。所以,宝宝打鼾也可能是因为宝宝继承了父母的一些遗传特征,例如口腔或下颚的形状等。

2、吞噎关系引起

有些新生宝宝有时也会“打呼噜”,这是由于吞噎的关系。婴儿的喉部有时会有奶块淤积,一方面使婴儿吃奶不顺,另一个结果就是使气道不顺,造成婴儿睡眠时打呼噜。

建议:妈妈给宝宝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将宝宝放下睡觉,而应将他抱起,轻轻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宝宝因奶块淤积而打呼噜。如果奶块淤积较严重,已经影响了喂奶,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盐水,稀释一下奶块就这样就可以解决宝宝打呼噜的问题。

3、睡姿问题导致

宝宝打鼾,可能只是睡姿问题。睡姿不好宝宝仰面向上睡时很容易打鼾,因面部朝上而使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而向后倒,舌头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阻塞了咽喉处的呼吸通道,所以有打呼噜的现象。

建议:由睡姿问题引起的打鼾并不是病态,但妈妈还是应该加以重视,长此以往就会对宝宝健康产生影响,排除问题的关键是试着给宝宝换一个姿势。平时宝宝睡觉时也一定要养成右侧睡觉的习惯。

4、枕头不合适

宝宝打呼噜可能是枕头不合适,在睡觉时宝宝头和颈的位置不协调。

建议:用小米做一个枕头,中间弄一个窝,让孩子平卧。

5、宝宝太胖了

胖宝宝打呼噜的几率非常大。因为体胖的宝宝咽部的软肉构造较肥厚,睡觉时呼吸道周围被脂肪填塞,呼吸无法顺畅,当软腭与咽喉壁之间的震动频率超过30赫兹时,就会出现鼾声,严重时甚至会有呼吸暂停的现象。

建议:如果宝宝是因为打肥胖引起打呼噜,应在不影响身体健康、不降低抵抗力的前提下,科学、健康地减肥。

异常的打鼾情况有哪些?

上面介绍的5个原因属于正常的打鼾情况。但是,有些打鼾是因为呼吸道的正常换气受到影响所致,是一种疾病的征兆。所以家长要学会辨别,判断宝宝的打鼾是否属于正常现象。以下是打鼾的几种异常情况。

1、咽部疾病导致

咽部有疾病也会导致呼吸道变窄而出现鼾声大振的情况。睡眠时,上呼吸道由于某些原因变窄了,这时,呼吸气流产生的阻力就会增大,从而引起支气管粘膜和粘液,还有鼻孔、软腭、舌根等的震动,旁边的人也就听到呼呼大振的打鼾声音了。而引发上呼吸道变窄的原因主要是腺样体和扁桃体的肥大,另外还有鼻腔的炎症如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a、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在鼻腔后方鼻咽部后壁上的淋巴组织,因上呼吸道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出现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儿童鼻咽腔狭小,肥大的腺样体组织可将其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正常通过鼻腔的呼吸气流不畅。这主要是由鼻塞、流涕等症状引起的,在睡觉时呼吸不畅的气流引起咽腔黏膜震颤,导致打呼噜、张口呼吸甚至呼吸暂停等现象。

b、扁桃体肿大

婴幼儿时期,宝宝的咽部集结了丰富的淋巴组织,又称增殖体,增生过大则为增殖体肥大。扁桃体或增殖腺肥大,引起咽喉部狭窄,入睡时发出鼾声,也会导致打呼噜、张口呼吸甚至呼吸暂停等现象。不及时治疗还可引起临近器官的炎症,如中耳炎、鼻炎鼻窦炎、气管炎等。

2、鼻子有疾病导致

鼻咽部,颌部有生理性异常也是引起打鼾的原因。例如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都可引起鼻部狭窄,造成气流堵塞,引起打鼾。

3、咳嗽有痰导致

嗓子或者气管里面可能有痰。小宝宝不会吐痰,所以病时的分泌物就留在了气管里,导致睡觉时打呼噜。慢慢会出来的,如果不放心,可以吃点消炎药。

提醒:孩子打呼噜不一定都是病。假如你的孩子平时睡觉不打鼾,仅在偶尔的情况下,如感冒以后或玩得特别累以后才打,且鼾声不大,仅在平卧时出现,侧卧时就消失,鼾声平稳、均匀,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若平时睡眠时有打鼾,鼾声很响,呼吸不均匀,鼾声时大时小,严重时还伴有呼吸暂停现象,这就是病态。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追查原因,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病态的打呼噜,最好及时带宝宝去医院,以便尽早确诊,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