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护理宝宝的经验之谈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倒春寒是早春时节常见的情况,提醒妈妈们,小儿的抵抗力较弱,不稳定的气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考验。那么该如何提升宝宝的抗病能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春季护理宝宝经验之谈。

一、寒冷天气,宝宝的早餐应该怎么吃?

宝宝是长身体的时候,早餐一定要吃好,妈妈们千万不要忽略哦!

豆浆:每天都喝300ml豆浆,豆浆成分为:黄豆、赤豆、绿豆、花生、核桃、有时加红枣、葡萄干、芝麻什么的,吃起来很香甜。

鸡蛋:早饭一般都是水煮鸡蛋或者蒸鸡蛋亦或粥,每天都吃的,定时定量。

营养粥:用鸡汤或是排骨汤做底熬粥,要想粥粘稠些的话可以加些玉米粉或者荞麦粉,因为稍许的粗粮对宝宝肠胃很好。

二、大冷天,宝宝的水果要加温

煮:苹果梨都煮一煮,水直接给宝宝喝,水果打成泥给宝宝吃。

微波炉加热:桔子经微波炉加热后真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不用吃就能闻到淡淡的清香让人口水都要下来了,吃一口,比新鲜桔子更嫩更爽口。

蒸:就是把苹果切成小丁,加一点温开水,蒸个三五分钟,据说可以帮助宝宝消化。

三、宝宝日常膳食提高免疫力

在日常膳食中,需要摄入丰富的营养素,包括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比如鱼、虾、豆制品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包括各种蔬菜水果。也可增添一些杂粮、坚果类(要注意为宝宝做成泥状或汁),注意饮食均衡。此外,天气状况不错的时候需要加强室外活动,让宝宝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造血及免疫功能。

四、特别提示:倒春寒,可多吃味冲的食物

营养师认为,要想杀菌并防寒,在饮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儿冲食物的次数,对预防伤寒感冒、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等大有益处。中医认为,洋葱、姜、蒜、芹菜这些带味儿食物,既可疏风散寒,又能杀菌防病。洋葱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张血管及降低血压的功能。其中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促使血凝块溶解的作用。芹菜含有挥发油、甘露醇等,具有镇静、健胃、利尿等作用。

不过,儿童可能会对这些气味儿食物抵触。这时可把芹菜、姜末做饺子馅吃,也可以用碎洋葱做成炒饭。此外,将洋葱、蒜、芹菜等加热时间长一些可减少气味儿,但烹饪越长,气味儿中的健康物质保留越少。为此,市民可根据口感接受程度找到口感和健康兼顾的最佳结合点。

五、春捂――究竟要捂到什么时候?

春天正是宝宝好发疾病的季节。老话说“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从字面上看,这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但妈妈们还是会问:“春捂到底该怎么捂才恰到好处呢?”

六、四条原则要牢记

1、穿衣“下厚上薄”。在乍暖还寒的三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2、把握好时机。春季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门外。

3、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应持续14天为妥当,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4、“三暖二凉”很重要。三暖指的是背暖、肚暖、脚暖,二凉指头部和心胸要凉。做到这几点能够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受凉的几率。

以上为爸妈们介绍了护理宝宝的几点经验,给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