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小的时候,就要教宝宝,让宝宝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宝宝,那么想要培养宝宝注意力,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教您三招二式。
在爸爸的催促下,俞钧稍微活动一下后,就关上房门做作业去了。摊开书本时,他发现自己的指甲有点长了,还是先把指甲剪掉,他想。丢掉剪下来的指甲末,找到要做的题目,觉得有点口渴,于是出去倒了一杯开水。水很烫,热气直往上冒,他的眼睛就仔细地盯着热气,看它能升到哪里去。五六分钟后,窗外“卜”地一声,他立即探出头去,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怎么会没有东西?要么是在另外一扇窗门下面,走去一看,也没有,俞钧感到奇怪,他呆呆地想着。忽然,他听到客厅里的电话铃响了。是爸爸接的。不知道是谁打来的,会不会是舅舅?他悄悄地走到门边,侧耳细听,可听不清楚,好像与自己有点关系。等爸爸搁下听筒,他出去打听道:“爸爸,是谁打来的?”爸爸没好气:“叫你做作业就做作业,要你管什么闲事?”喝斥之下,俞钧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座位。抄好题目,正要开始动脑筋,忽然又看见书中夹着一张细长的纸条,这是谁放的?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上个星期值日组长要他重新扫地的事。唉,遇到这个值日组长真倒霉,还是个女的,这么厉害!他回忆着她说话的样子、走路的样子、扫地的样子……俞钧的思绪就像没线的风筝,飘呀,飘呀……
有些孩子听课、做作业、做事情,注意力就是集中不起来,他们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本来半个小时就能做好的事,花了半天还没做好,而且做的质量也很差。注意力不集中,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如果经常这样,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那以后肯定会使自己陷入无所作为的痛苦之中。注意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呢?这里有三招二式供你参考。
第一招,要让孩子明确做和玩的时间。什么时候可以玩和自由安排,什么时候做事情或做作业,家长要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安排,最好让孩子自己定个明确的时间。可把这个时间安排张贴在孩子的卧室里,以起监督和提醒作用。平时要教育孩子,做是做,玩是玩,做要认认真真,玩要爽爽快快,不能做不像做,玩不像玩。玩的时间,就要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不要随便侵占孩子的游玩时间。
第二招,要把握好事情的难易程度。孩子的注意力能不能集中,与事情的难易有关,太难和太易,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要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搭积木,这太简单,他很容易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又比如你要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一个人关在小房间里临摹碑帖,即使是一小时,他也很难做得到,因为这太枯燥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及时调整孩子做与玩的难度,使他对事物始终保持兴趣和注意力。
第三招,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竞赛。为了强化孩子的注意力,有时家长和孩子可进行竞赛。竞赛形式可以是同类的,如孩子要做10道数学题,母亲不妨也找几道数学题做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竞赛也可以是异类的,比如孩子要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父亲就提出打一份3000字的材料,看谁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亲子间的竞赛起着注意力的强化和刺激作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当然,如果有合适的小伙伴一道竞赛,这就更好了。但这个小伙伴一定要有较强的注意力和自觉性。否则,互相干扰,反而影响注意力。
第一式,优化孩子的操作场境。有些孩子读书做作业没心思,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很有可能与周边环境不简洁有关。比如桌子上堆满了杂七杂八的小东西,稍微一动,就会触及;比如窗门上贴着许多五颜六色或希奇古怪、富有刺激性的画片;又比如卧室里挂着各式各样的饰物如风铃之类,稍一动,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应该说,操作场境过于复杂或奢华,都会影响注意力。对已经上学的孩子来说,卧室应该简洁、敞亮和幽静。
第二式,留意孩子的天生气质。注意力能不能集中,与天生气质也有一定的关系。每个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度不一样,如果分散度比较高,对事物的坚持度就比较低;反之,如果孩子分散度特别低,对事物的坚持度也就比较高,这样的孩子对喜欢的事物就会比较执着。除了分散度和坚持度之外,反应阈也与注意力有关。所谓反应阈,就是能引起孩子行为反应的刺激量。有些孩子的反应阈很低,外界不需要给他太多的刺激,他就能有反应。例如轻轻地碰他一下,他马上就能觉察,或当大家都在听教师讲课时,教室外汽车的声音或人走动的影子,对反应阈较高的孩子来说,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可反应阈较低的孩子却能。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确是属于天生气质的问题,那么,最好在心理医生的配合下进行专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