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言行或会致孩子不听话

让宝宝成为乖乖孩子,让宝宝学会与你合作,是一件非常难道的事情,专家说,孩子那么小,我们不能总是从孩子身上找问题,不妨从自身找下问题,宝宝的不合作可能与父母的言行有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父母们的那些不正确的言行吧!

1、唠叨型:对宝宝不听话这件事你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避免“催命符”式说教,如果家长能够就事论事,短促明了地表达你的要求,相信能够有效督促孩子把事做完。

2、希望型:总是说“我希望你能自己把饭吃完”“我希望你能自觉收拾房间”,爸妈的口头禅是“我希望”。

爸妈的要求也太含蓄了吧,我希望似乎给了宝宝很大“我拒绝”的空间,要知道这无疑是给宝宝提供不合作的机会哦!

3、贿赂型:“如果你乖乖听话把饭吃完,待会给你吃个冰淇淋。”

这种利诱方式效果很好,但是下一次孩子可能便会就某件事跟你“谈条件”。宝宝其实不需要贿赂,不需要这种方式使自己转变成为好孩子。

4、威胁型:“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罚你今天不准看卡通”

大多数父母在生气时便不自觉地给宝宝下“最后通牒”,威胁是用严厉的方式让宝宝乖乖就范,但宝宝并没有心服口服,所以并不是长远之效。

5、厌恶型:“你怎么总是吃饭慢慢吞吞,我让你吃快一点你没听见吗?”

家长还是忍不住将厌恶的态度表现了出来,你对宝宝冷嘲热讽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反而会让他很受伤呢。

6、嚷嚷型:对于宝宝的不合作,家长终于忍不住要情绪大爆发,大声对宝宝嚷嚷“你怎么总是不听话!”

对宝宝大喊大叫只会让他既难堪又害怕,嚷嚷只会让宝宝更多地关注你生气的情感,而不是你要求他做的事情。事实上,父母越是温和轻声地说话,宝宝越是容易关注父母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