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定期给宝宝检查视力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眼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视力是否正常就更为关键。

妨碍儿童视觉正常发育的眼疾很多,如眼睛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弱视、斜视及其他眼球疾病。弱视如果发现太晚会造成终身残疾,最好的治疗时间在4岁以内,学龄以后尤其l2岁以后治疗效果很差,所以应尽早发现孩子的视力异常,以便及时加以治疗。

宝宝视力异常不像成人会诉说,这就要依赖家长仔细的观察才能够发现。首先是观察宝宝的视物姿势,如果宝宝看书、玩玩具、看电视时常常靠得很近或歪着头看东西,或是眯起眼睛看东西,则要注意孩子是否有视力异常。

两岁多的宝宝不会看视力表,家长可以做以下试验:分别遮住孩子的眼睛,让他单眼看0.5~1米处的一张画片,如果两H艮分别看时都能讲出画片内容,说明两眼视力相似,无明显的视力下降。如果用某一只眼看画片时说错画片的内容,或者宝宝很烦躁,急于想打开被遮盖的眼睛,这可能提示未遮盖的眼视力有异常。当然画片的内容必须是宝宝熟悉的,在宝宝高兴配合时反复多做几次才行。假如几次试验结果一致,应该请眼科医生进一步检查。

我国目前弱视斜视及其他眼疾,发病率是18%。由此看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障碍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分析造成幼儿视力障碍的原因,除少部分是先天和遗传造成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①幼儿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使眼睛疲劳引起视力下降。

②目前社会上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心切,提前教育,带着幼儿读书写字,学这样,学那样,户外活动时间相对减少。调查大班幼儿看书写字的姿势80%不正确,眼离书本距离太近、歪、趴、走、躺着看书不乏其人。特别是学前班幼儿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此时接近黄昏,光线昏暗,是造成儿童近视的常见原因。

③饮食营养不匀衡,也是造成近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偏食作为一种不良的习惯,在学前儿童中极为普遍。爱吃甜食,不吃蔬菜,精制食品泛滥,均造成体内铬元素、血、钙、维生素不足,眼睛发育不良,已是造成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环境与住宅。现在环境住房之间距离越来越近,加上房子装修越来越高档,天花板吊顶缩短了房子距离,茶玻璃蓝玻璃的普遍使用,墙纸的五颜六色,都造成房间的采光严重不足,这也是造成近视的一个方面。

要预防眼疾,首先要控制儿童看电视的时间,连续观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幼儿宜15~30分钟),特别是玩电脑,从多方面看家长都应严格控制。电视机的摆放距离在2米左右,高度与眼睛平行,减少眼睛的紧张度。其次,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桌椅高矮要适当,时间要控制。当室内光线不足时要开灯。最后,要注意合理营养,不要偏食,多吃蔬菜、粗粮和粗细搭配,食品多样化,限制动物脂肪和含糖量过高的食品。另外,还要注意保护眼睛不受伤害,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对幼儿进行视力检查,如发现斜视、弱视、近视等眼疾应及时去医院矫正治疗(学龄前是治疗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