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大便时干时稀怎么回事

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他们的身体状况往往会反应在各个地方,宝宝的大便中就隐藏着很多秘密情报,例如宝宝的大便时干时稀,大便是绿色的,这些都是反应他们健康危机的信号。

小知识: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第二天会排出墨绿色、黏稠的大便,那是正常的胎粪。胎儿在宫内吞入了一些羊水和胎脂,加上胎儿的肠道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肠道黏液和胆汁组成了胎粪。如果出生后24小时,胎儿仍无胎粪排出,就应检查有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肛门闭锁,以便及时治疗。

哺乳后,宝宝的大便在2~4天内逐渐转为黄色、糊状的正常大便,新生儿因为神经系统及肛门括约肌发育仍不完善,所以大便次数较多,每日3~5次属于正常。

大便性状大解析:

※母乳喂养时,大便呈金黄色,酸性,较稀。

※牛奶喂养时,大便较干,呈均匀硬膏样,粪臭味较浓,色淡黄。

※进食不足时,可能会产生饥饿性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少,颜色较绿。宝宝会哭闹不安,此时应增加奶量。

※奶中加糖过多时,大便会多泡沫、酸味重。选用配方奶的,不必额外加糖。

※消化不良时,大便中有奶瓣。

※吃了不干净的奶时,大便次数增多,达到8~10次/日,大便发散,不成形,为稀便或水样便,色呈草绿色,排便时宝宝还哭闹不安。这样的情况有肠道炎症的可能,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

※肠道感染时,大便中出现黏液,或有脓性、血样便,大便有腥臭味。新生儿出现呕吐、腹胀、发热、脱水等,则提示有肠道感染,这时需就医治疗。

宝宝经常出现排便困难,可能是:

1、饮食不足或喂养不当;

2、肛门周围有感染;

3、营养不良,有病况待查等;

4、先天性因素:肛门口狭窄等。

由于饮食不当而引起排便困难的宝宝,可喂些果汁、菜汤。平时多喝些开水,用米汤冲稀牛奶或者加些蜂蜜(1周岁以下的宝宝不能食用蜂蜜),这样大便就能变软,易于排出。如果仍排便困难,可用一只手指洗净后塞入肛门,刺激其产生便意,促进排便。如再不见效,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开塞露或缓泻剂,但这只能作为临时的措施。

一般来讲,要使宝宝排便通畅,应培养其良好的饮食及定时排便的习惯,并鼓励其多活动,增加肠蠕动。如有肛周感染及肛裂,应带宝宝就医治疗。

总之,多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变化,若出现异常要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