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扔摔玩具也是学习

扔玩具、摔玩具,是10个月至1岁半的小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智力发展的一种表现。

五六个月的婴儿手眼已经进一步协调,能在视线的引导下用手抓握玩具。此时他们的双手配合还不协调,当他单手拿着一个玩具而并不想要这个玩具时,不会用空着的另一只手去拿身边其他的玩具,而是必须放下手中的这个玩具,才去拿其他玩具,这是扔东西的最初萌芽。

8个月以后,婴儿的这种表现越来越明显,成人越不让他扔,他扔得越起劲。对于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孩子对自己能使物体发生变化产生了兴趣。

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宝宝对不同的物品扔出的远近、声响、反应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获得不同的经验。因此,在此阶段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必大声指责,强行纠正,可以拿一些不容易被扔坏的东西给他玩,一次给的玩具不要太多。成人可以教孩子学习其他玩耍方法,如用手推球,用棍够球等。

玩具-陪伴宝宝成长的教科书

玩具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能锻炼肌肉,促进动作的发展,启迪孩子的心智;孩子在游戏中,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自由与规则,过程与结果,在感受玩的乐趣的同时,丰富了自己人格的内涵。

玩具有多种类型和功能,玩具的类型不同,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同,对一个没有上学的孩子,玩具就是他们的教科书。孩子通过玩具去认识自我和客观世界。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家长要合理地选择玩具。最好的玩具往往是最简单、最普通、最便宜的,如七巧板、积木、皮球、布娃娃、长毛熊、白纸、蜡笔等。

依照玩具能产生的教育效果,可分类为:

①教育性玩具(益智类玩具)

这是多数家长愿意选购的玩具,如套叠用的套碗、套塔、套环,可以由小到大,帮助宝宝学习序列的概念、分类的概念。拼图玩具、拼插玩具、镶嵌玩具,可以培养图像思维和部分与整体的概念。配对游戏、接龙玩具等既能练手,又能启动脑力。

②动作类玩具

这是几代人都离不开的玩具,如拖拉车、小木椅、自行车、不倒翁,它能锻炼婴幼儿的肌肉,增强感觉与运动协调能力。

③语言类玩具

成套的立体图像、儿歌、木偶童谣、画书,可以培养宝宝视、听、说、写等能力。

④建筑玩具

如积木,拼插玩具等,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既可以建房子,也可以摆成一串长长的火车,还可以搭成动物医院。总之,建筑玩具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地使游戏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力。 ⑤模仿游戏类玩具。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个学龄前儿童都喜欢模仿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不同人物,模仿不同的角色做游戏。通过模仿,巩固和扩大见闻,了解家庭生活、社会的规则。

⑥科学类玩具。

多适用于儿童,宝宝到了9个月,其随意和不随意的运动正在慢慢形成,视觉和触觉已建立了联系,他们用手做各种动作,如藏猫猫游戏、扔东西听声、交换物品或双手拿东西、用拇指和食指对捏小东西、用牙咬东西,还能成功地到处爬行。因此,为宝宝选择的玩具要求简单、有趣、耐用及安全、卫生。

家长选择此类玩具时应注意:

①易于清洗;

②色彩鲜艳;

③无毒;

④做工精细、耐玩、无乱线头;

⑤玩具上的小扣子、眼睛、装饰小串珠不会脱落等。还可以为婴儿买上弦的机械玩具,如公鸡蹦蹦跳、狗熊跳舞、小白兔摆摆头,PP熊教你唱歌、学唐诗等。

可以给9个月的婴儿一些能够拆开,又能够在组合到一起的玩具,帮他拆了装,装了又拆了,他会感到有意思。但是拆开的玩具一定要足够大,如果太小,婴儿会把它放在口中吞下去,或塞入耳道、眼睛和鼻孔里,以致发生危险。

最好给宝宝一个收藏玩具的盒子或篮子,玩耍后同宝宝一起将玩具收拾放好,以便下次使用方便,使婴儿在其中学会规矩和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