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
案例一
“那天,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他对我大吵大嚷,接着一摔门,进他自己的屋里不理我了。他那摔门的力气大得让整个房子颤了一下。我当时那个火啊,就这么着,‘噌噌’地顶上脑门。你说我养他这么大,当年为了生他,落了一身的毛病,我图什么呀?就图的他现在朝我摔门?一想到这儿,我心里就……”47岁的卢女士一说起她与儿子的事情就不禁泪流满面。
“我长大了,我需要自己的空间,我想独立。青春期,我觉得就是有自我意识的一个时期吧。对任何事情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特反感别人对我指手画脚,当小孩似的。我也不想这么对我妈,但当时那个别扭劲儿一上来,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你说,她怎么能那么唠叨呢?我都不是小孩了,不用她管这儿管那儿。何况她说的也不一定对!”卢女士的儿子也有自己的一番大道理。
案例二
儿子从3岁起就与奶奶一起生活,小学3年级时来到日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当时夫妇二人还是留学生,但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从来不想委屈孩子。4年级时就送孩子上私塾补习,
中学时儿子考上了当地有名的私立中学。当时儿子是全家的骄傲。很快上了中学后,儿子与他妈妈的矛盾冲突时时发生,小一点的是儿子不与父母一起出门了,妈妈管教,儿子不听了等等,开始刘先生两边调和,还劝妻子不要过多管教孩子,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世界,大人该放手了等等。甚至也说过妻子是不是更年期到了,对孩子干涉过多,引起孩子反感。但很快刘先生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由于妈妈爱唠叨,儿子在外边的时间越来越长,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开始还说是上学校的部活,但部活休息的时候,儿子也回来得很晚,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刘先生放下工作,对儿子来个跟踪调查,这才发现儿子迷上了电脑游戏,自己家的电脑不让玩,就每天下学去漫画喝茶店里上网玩,到刘先生发现时,已经玩了近两年……。刘先生悲哀地发现,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在他们家是把儿子撞出了学习成长的正常轨道,而且后果很严重。
案例三
一位40多岁的母亲,进入更年期后,变得多疑、心烦意乱、好发脾气。这时,她在北京某重点中学的15岁的女儿进入了青春期,表现得非常叛逆。于是,更年期的母亲与青春期的女儿战事不断。母亲很痛苦,但又不知该怎样处理此事。咨询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后,母亲给女儿写了封“道歉”信。
“孩子,你长大了,在很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想法,妈妈支持你,永远是最爱你的人。以前,妈妈总是数落你的不对,说你犯的错误,说你如何让妈妈伤心,其实,还有很多别的话,妈妈没有对你说过。”
今年43岁的刘女士,近一年来一直和自己上高中的女儿乔乔(化名)矛盾不断,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和女儿间的矛盾是现在家里的“主要矛盾”。痛苦万分的刘女士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后,给女儿写了一封“道歉”信。
在信中,刘女士对自己进行了检讨:“因为你弄丢了东西,在课堂上说话,成绩下降,剪了一个妈妈不喜欢的发型,和同学煲电话粥,妈妈是多么粗暴地对待你,大声地斥责你……孩子,感谢你的宽容,即使我刚刚责骂过你,过后你还是会依偎在我身边,亲热地叫我妈妈;更感谢你的存在,使妈妈意识到生活的责任,为了得到你的尊重和敬爱,妈妈努力成为一个值得你尊重的人。我多么希望我们母女二人能够永远和睦相处,成为彼此最亲密的人……”
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她别扭
“吃着饭,滔滔不绝就开始讲起了班上某个男生的事情,说什么球打得好,人也长得帅,歌唱得还一流,声音特有磁性,还说他们班的女生都快迷疯了。”说起女儿的不是,刘女士现在还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上次考试没考好,我就觉得她受什么干扰,原来是这个。”
针对妈妈的批评,乔乔也不示弱:“我平时都不怎么和我妈交流,她总是听风就是雨,然后唠唠叨叨没个完,那天吃饭觉得妈妈心情还好,就和她聊了两句我们班的一些事,谁知还没说完,她就发火了,对我吼道:‘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你管人家男生怎么样干吗?挺大个闺女不知道害臊!你能有什么出息/我听了觉得特委屈,我们班确实有女生对那个男孩有好感,有的甚至给他写‘情书’,可我对他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和妈妈说这个事就是觉得好玩,谁知道她突然就翻脸了。”
乔乔觉得妈妈过激的举动让自己很难接受,“和妈妈说并不代表我就喜欢那个男生,再说喜欢别人也不是什么应该害臊的事,更和有没有出息沾不上边。”
刘女士也对女儿倔强的样子表示不理解,“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气得心直颤,拿起筷子就给了她一下。”
“有理讲理,干吗动手打人?”乔乔觉得妈妈对自己特不满意,虽然自己的成绩在班级能排三四名,可妈妈总不满意,拿起考试卷子就开始埋怨,一直埋怨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然后换话题再继续,“总之在她眼里我就是不合格,这次干脆就打死我算了”
刘女士对乔乔的表现很是伤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她别扭,总觉得她不够努力,不够优秀,一见她在做的事情和我安排的不一样,我就生气,有时甚至很绝望。她也好像故意在跟我作对,我让做的事,她总是找理由不做,还时不时地给我脸色看,她以前很乖啊!
这件事像导火索一样最终使母女间的矛盾全面爆发,两人几天不说一句话,也不正眼看对方,后来女儿干脆搬到了亲戚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