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策略舒缓宝宝怕打针的恐惧

很多宝宝在去医院打针的时候都是大哭小叫,宝宝问什么那么害怕打针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对打针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另外可能外界的刺激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宝宝克服打针的恐惧呢?

宝宝怕打针 舒缓恐惧6策略

1、提高宝宝的理性认识。

生病本身是一种很不舒服的体验,而打针可以帮助宝宝解脱出来。你可以告诉宝宝:“生病了很难受,打过针之后病就会好了!”从而缓解宝宝对打针的排斥。

游戏也是提高宝宝认识的好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宝宝认识社会生活本身,更能够通过游戏释放紧张的情绪。平时,你可以和宝宝玩医院的小游戏,让宝宝当医生,你做病人,在宝宝的针头“戳入”“病人”的肌体时,宝宝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脱敏”――情绪上对打针不再害怕,理智上理解打针治病的意义。如果你装作很疼的样子,还会招来宝宝的笑声,这种对生活本身逼真的临摹使得亲子双方的感觉一下子通透了,也让宝宝变得更加坚强了。

2、对疼痛的认可很重要。

宝宝打针的时候,很多家长总爱对宝宝说:“不疼不疼,宝贝勇敢点儿。”但是,家长在说“不疼不疼”的时候,作为小宝宝,他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感,他也许会想:分明就是很疼很疼,妈妈为什么非要说不疼呢?这种矛盾感可能会妨碍宝宝对外在世界产生信任感。爸妈可以事先说:“打针有点疼,但是能忍受,宝宝是勇敢的孩子哦。”

3、努力营造宝宝熟悉的场景。

宝宝去打针时,最好爸爸妈妈双方都去,父母和宝宝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所有宝宝依恋的对象都在场,会让宝宝从心理上感到支持和安全。有的宝宝到哪里都要带上心爱的玩具(如布娃娃、毛毛熊等),这时候不妨也带上,那也是宝宝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能安抚他的情绪。这一点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宝宝更适用。

4、转移注意力。

你可以想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他转过头不要盯着针头,或者让他看别的小朋友很勇敢,看医院墙上布置的卡通图画等,这样能有效减轻宝宝的痛感;你平静、有力的抚慰也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5、给宝宝传递勇敢、快乐的正面期望。

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是个勇敢的宝宝,坚强的宝宝,爸爸妈妈最喜欢宝宝的勇敢和坚强了。宝宝打针的时候也是这样,对不对?”父母强诱导性的、正面的语气往往能够激发宝宝自我控制的能力,使自己的形象符合你的期望。

6、和医生进行交流。

告诉医生宝宝的兴趣点,以便在打针时和宝宝进行交流。虽然医生和宝宝并不熟悉,可是来自陌生人尤其是医生的夸奖非常有用。在宝宝自我形象的确立中,他会觉得非常自豪:“连医生都说我勇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