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儿歌开发宝宝的语言潜能

父母哼唱的小儿歌可以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也可以让宝宝增长见识。儿歌是父母给宝宝上的第一课哦,好奇的宝宝也会跟着唱,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自己这个老师的作用。

家长如何教宝宝说唱儿歌

儿歌是专为孩子创作的,它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孩子的朗诵特点,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琅琅上口,很容易理解,孩子一听就明白,不需要家长做过多的解释。这样孩子在接受它时,不用刻意地去记忆,就能背诵下来。孩子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习自然就有了积极性。有的儿歌把正确的行为规范作为内容,让孩子在朗诵的同时受到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礼貌行为作风,接受正确的家庭教育。

儿歌的内容要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不同地域的文化是不同的,家长要选择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题材。在不同的时节教孩子唱不同的儿歌,使得儿歌具有主题明确、语言浅显、节奏明显、容易唱、方便记忆等特点。

结合动作,一些儿歌是以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作为主要内容的,比如《穿衣》,父母在教孩子唱的时候就可以拿件衣服并结合动作表演给孩子看,让孩子边看边学边记忆。

有的儿歌故事性强,父母可以给孩子详细地讲解故事内容,孩子理解了,才有兴趣学。

现在有许多好的儿歌被收集成册,父母可以买些这方面的书籍,教孩子的时候,最好能配上些简单的音乐,哼给孩子听,吸引孩子学唱的兴趣。除了配上音乐,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些配有插图的儿歌书籍,看着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图片,孩子学习的兴趣怎么会不增加呢。另外,利用一些关于儿歌的音像制品也能收到类似的效果。

用儿歌开发宝宝的语言潜能

1、教宝宝模仿儿歌的演唱方法

一首歌,基本有多个音阶组成,就算儿歌也如此,再加上儿歌内容有所不同,演唱的方法也不一样,有活泼,有好奇,有伤心……如果各位爸爸妈妈能抓住这一点,慢慢教导宝宝适当运用高音、低音和不同的语气来演绎儿歌,这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有非常好的影响。

2、尽量让宝宝背出儿歌歌词

这和教导宝宝背唐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儿歌比唐诗更有趣,形式更活泼,也更容易上口,比起唐诗,宝宝一定更喜欢你和他一起唱儿歌,而不是背唐诗。所以,可以擅于运用此方法,鼓励宝宝完整的把整首歌唱出来,记住歌词里面漂亮的词句。这不但开发了宝宝的语言能力,还锻炼了宝宝的记忆力。

3、让宝宝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儿歌的内容

当宝宝可以记住儿歌的部分甚至全部歌词以后,爸爸妈妈可以尝试问一下宝宝是否明白歌词的内容。如果理解内容的宝宝一定会津津乐道地给你说儿歌的内容,反之,当宝宝不理解的话,他也会要求你像他讲解,然后默默地记住。这部分的训练可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锻炼宝宝的复述能力和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交流。

4、像宝宝就儿歌的内容提出问题

当宝宝理解歌词的内容后,他通常会发散思维,把儿歌联系到生活,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就会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联想,寻求解决方法。例如,著名儿歌《鲁冰花》里面的歌词“乌丝就要变成白发,不变的只有那首歌……”宝宝或许不理解“乌丝”“白发”的概念,更不明白人会有“生老病死”的阶段。当父母向宝宝提出关于歌词的疑问后,宝宝就会开始思考,明白到到“人人都会老”这个概念。

5、尝试创新儿歌歌词

有能力的父母,可以尝试把经典的、脍炙人口的儿歌进行创新、改良,令这首儿歌成为为自己宝宝打造的、独一无二、更贴近生活的儿歌。当然,父母自己改编的儿歌一定要适应宝宝的口味,必须通俗易懂,简单明了,适当运用叠字,好让宝宝朗朗上口,爱上这首“原汁原味”的儿歌。

但有一点需要各位爸爸妈妈注意的就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很大。有的宝宝可能已纯属运用所学的词汇;而另一个同龄的宝宝却还在咿呀学语,发出一些类似句子,这些宝宝可能是不经过讲词语的阶段就会突然说出清晰的句子来,所以各位爸爸妈妈要对症下药,不能干着急,也不能对过分要求自己的宝宝免得宝宝患上语言恐惧症,讨厌开口说话,更不用说唱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