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随着长大也会教一些自己的朋友。有些父母很是担心孩子交友,怕影响孩子的成长。老师提醒:不是所以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就会过了叛逆期,个别的还是会有叛逆心理的,他们不能明辨是非。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身边的玩伴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而小帅(化名)妈妈近日对孩子的择友问题忧心忡忡——儿子的同伴总教儿子耍坏,作为父母,到底是该不闻不问顺其自然,还是该让孩子与他们马上绝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正确交友?当孩子交上了不良同伴,父母又该如何施救呢?
首先,不要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断绝与同伴的往来。粗暴的方式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反叛。其次,注重提高孩子识别善与恶的能力,这比不让孩子与恶行接触,更有利于孩子的思想成长。第三,引导孩子做些有益的活动,如果这些活动不能带动坏孩子的话,小帅和坏孩子会自然地疏远。
对症下药制定方案
老师说,一般孩子在三、四年级时已经过了叛逆期,能够明辨是非,择善而从,但对于个别还有叛逆倾向的,应引起家长高度重视。要及时地与学校配合,找出原因,分析孩子叛逆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劝方案。
“一些家长总是把孩子的问题归责于‘交了坏朋友’,其实这只是找出了孩子学坏的现象”,老师提醒家长,当孩子与一些“问题儿童”在一起,家长应当认真观察孩子间的交往情况,分析“坏孩子”对自己孩子的吸引力所在,并和孩子“共情”,即以童心去理解孩子的行为,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挽救孩子的措施,引导孩子保持好行为,抛弃坏习惯。
老师强调,家长应尽量少用监督、检查的方式让孩子交代与什么人交往,而应该用欣赏的口吻向孩子推荐孩子能够看得到的好行为、好习惯,让其耳濡目染,与真、善、美结缘,与表现良好的孩子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