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会阻挡孩子语言能力发育

有的孩子非常聪明可爱,语言组织组织能力也非常强。除了能说一些字词还能说出一些不长的句子,这让每个父母都感到开心。可是有的孩子也是非常聪明可爱,但就是语言能力却是跟不上,孩子不爱说话,到了该学话的年龄了,却还是什么都不说。

这可怎么办?这种孩子不肯说话的现象让很多父母产生了深深的担心。

怎样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呢?

发育正常的孩子在1岁左右会喊“爸爸”“妈妈”,1岁半时能讲出一些简短句子。如果孩子在2岁左右还不会讲话,或者只会讲如“爸”“妈”等几个字,就可以认为讲话能力发育迟缓了。

讲话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为达到某种需要而采取的交流手段。

愿望得不到满足,正是刺激孩子讲话欲望的时候。但一些家长为不让孩子哭闹,总是尽快满足其愿望。这样,就丢失了一次很好的学讲话机会,形成习惯后便阻碍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

如果孩子试图要饼干,家长可拿出饼干后,并不马上给孩子,而是教他说“饼干、饼干”,直到孩子说出“饼干”这个词,再把饼干给孩子。

这样做既教会孩子说话,也教会了孩子识记事物。家长应利用满足孩子的生活愿望来培养孩子语言能力,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

看来要想让孩子多说话,家长得学会装“糊涂”才行,明明弄懂了孩子的意思却要装作不明白,这样才能“逼”着孩子张口说话呢。